“今天第3次巡查完毕,库边无安全隐患,救生圈完好。”7月30日傍晚7时13分,中华山林场安全专班负责人刘全伟在工作群里发出“日巡”消息。自7月主汛期以来,这样的图文打卡已成为他和同事们的“固定动作”。
夏季高温酷暑,全市多次召开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切实绷紧思想之弦,抗责上肩,硬化举措,防范溺水事故,保护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华山林场辖区内有高峰寺水库和多处水塘,一到暑期,周边群众便会纷纷前来游泳避暑、休闲娱乐,防溺水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为此,林场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将筑牢水域安全防线,确保溺水“零事故”作为头号任务,以“技防+人防”过硬举措推进防溺水工作。
技防先行——“一条绳、一根杆、一只圈、一块牌”
林场在溢洪道、临水平台等重点水域,除了树立醒目的禁止游泳警示牌以外,还新装了一套组合式救生工具:一根3.5米长救生竹竿、一条30米救生绳、一个带夜光标识的救生圈。整套设备固定在立杆上,既方便取用,又防止被随意挪动。安全专员或巡护员、莲花村干部巡林路过时,都要检查救生设备完整度,确保配件不丢失。
人防加码——“橙色马甲”成为靓丽的流动风景线
群众在水库游泳,巡护员在岸边守护。“巡护员可不是站在岸边看风景。”刘全伟笑言。林场把巡护队员编成2支防溺水“橙色守护队”,实行每天定时沿库巡逻。队员们统一身着橙色马甲,携带对讲机、急救包,并在工作群实时共享信息。“前天有家长带孩子越界玩水,我们立即劝离。”队员的“现场短视频”在群里获得一片点赞。
截至目前,中华山林场已高标准实现溺水“零事故”目标任务。林场的安全员、巡护员们还在继续推进防溺水工作。身穿橙色马甲的他们再次穿梭在林间水畔,成为盛夏里最暖人心的安全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