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广水市创新 “一管三分五联督”机制 护航乡村振兴

08-20 09:51  

近年来,广水市聚焦村级产业决策、项目建设、财务管理等群众关切领域,出台《广水市基层监督工作暂行办法》,创新实践“一管三分五联督”基层监督机制并在全市推广,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村级产业项目密集落地、资金流动频繁,传统监督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针对部分村产业决策不科学、资金监管不精细、群众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我们以机制创新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广水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产业决策“一办通管”为项目把准方向。该市由各镇街道明确内设机构牵头,对村级产业项目决策立项、实施推进、资金拨付等实行全周期跟踪,构建“论证——立项——建设——验收——评估”闭环监督。骆店镇双塘村原计划投入100万元发展肉牛养殖,经镇经发办论证后调整为农业育秧服务,建成3 亩育秧工厂和15亩育秧大棚,2025年上半年实现经营性收入60万元,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分别增收7万元、20多万元。

财会监督“三分离”筑牢资金安全屏障。在镇村资金关键环节,推行账户分设、支付分离、审批分级机制,建立财政所审核、农办监管、纪委监督的“三权制衡”体系,实现资金可追溯、流程可倒查、风险可预警。马坪镇狮子岗村依托老茶园打造“月光茶园”,通过账户分设、支付分离和分级审批,盘活闲置资产,去年实现净利润12万元,成为知名文旅景点。

村级事务“五章联督”激活群众监督活力。村民推选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持有“财”“务”“监”“督”“组”五枚印章,村级财务发票需盖齐五章方可入账。吴店镇东河村通过该机制化解群众疑虑,从问题频发的上访村转变为干群和谐的无访村,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显著提升。

“基层监督既要‘长牙带电’,更要务实管用。” 广水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机制运用,强化部门协同,推动基层监督向下延伸、向深拓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通讯员黄彦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