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广水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开局之年。
关键之年当有“关键之举”,开局之年要有“开局之势”。
今年以来,面对风和雨的洗礼、危与机的考验,广水市工业经济承压奋进、向难求成,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广水市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36.8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0.35亿元,同比增长6.6%,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强龙头 壮链条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夏末秋初,广水市杨寨镇华鑫冶金工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炼钢设备机器轰鸣,炼钢高炉热浪滚滚,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开展作业。
华鑫冶金是广水市冶金循环产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公司主营螺纹钢和特种管坯,年生产力达130万吨。近年来,华鑫冶金先后投入资金10.7亿元,进行黑体改造、除尘改造等,优化产品结构,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以华鑫冶金为“龙头”,广水冶金循环产业紧盯上下游、延伸左右链,鑫腾环保、新瑞新材料、昱通铜业、中耐新材等10家企业均为链上企业,产业链吸纳工人3000多人,行业年产值达85.3亿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龙头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带动产业集聚的重要引擎。
今年以来,广水市坚定不移强龙头、壮链条,壮大主导产业,培育产业优势。
——冶金循环产业推进优特钢技改、购买产能、引进金属材料产业园,发挥集群效应,带动产业升级。1至7月,实现工业总产值76.11亿元,同比增长26.56%。
——智能装备产业新上极柱项目、着力引进汽车零配件产业园项目,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引擎。1至7月,实现工业总产值9.67亿元,同比增长29.29%。
——风机制造产业加快三峰透平智慧绿色通用机械产业园建设、双剑公司与广业重组新上高端风机及环保设备装备产业园,推动产品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今年前7个月,广水市风机制造、智能装备、冶金循环、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1.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93.5%。
抓项目 提质效
夯实经济发展“硬支撑”
8月28日,随信高速第三标段三潭大桥建设现场,桩机高耸、机械轰鸣,工程车辆来回穿梭,一片繁忙景象。
随信高速跨越鄂豫两省,对促进两省交界地区交通互联互通、平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随信高速广水标段项目建设者不惧“烤”验,加强人、料、机等要素保障,科学组织、精细管理,掀起“战高温、抢进度”施工高潮。
项目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今年以来,广水市深化“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坚定不移抓项目、强支撑,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
——组织成立广水市投资管理委员会,全面开展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截至今年7月,广水市目录库在库项目168个,总投资1076.6546亿元;储备库在库项目101个,总投资272.6303亿元;实施库在库项目135个,总投资335.4746亿元。
——建立“五张清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档加速,着重推进投资30亿元的中国智慧能源合作项目等7个重点项目落地,抓紧推进昱通铜业二期、百纳电器、昌源纺织等一批项目投产。
——用心用情优化营商环境,采取现场办公会、政府常务会、驻帮办活动等多途径服务企业,对招商工业项目实行“21311”管理,全面提高招商项目转化率、达效率、进规率。
今年上半年,广水市新签约3000万元以上项目107个,协议引资151.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个,协议引资100.4亿元。
促创新 育新能
厚植新质生产力
8月29日,湖北大洋塑胶有限公司车间,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全负荷生产。
今年,大洋塑胶在“2024第16届塑料管道招标采购评价推介活动”中,成功摘得2024塑料管道十大品牌、2024政府采购塑料管道十大品牌以及2024市政管道十大品牌三项桂冠。
“创新是关键!”公司负责人杨小平介绍,公司先后与四川大学、国家塑料制品检测中心等10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出了一系列全国知名科研成果,现拥有有效专利51件,多项专利填补了国内国际空白。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今年以来,广水市坚定不移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积极抢抓国家“两新”政策机遇,推进全市“两新”项目谋划。截至今年7月,汇集“两新”项目142个,总投资147亿元,资金需求88.8亿元。
——召开全市科技工作大会,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半年完成科技成果转化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7.3亿元。
——深入企业开展技术需求调查摸底,筑牢校企合作平台,“借脑”高校科技人才,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全市新增省级绿色制造产品1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省级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项目1个。
今年1至7月,广水市完成工业投资 39.06亿元,同比增长41.4%;完成技改投资14亿元,同比增长14.7%。
融媒体记者:刘冬 李茵 高晓涵
责编: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