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记者乡村行(106)】郝店镇关店村:香菇菌棒生产忙 共享菇园奏响产业富民“前奏曲”

09-02 18:00  

眼下,正是香菇菌棒生产入棚的关键时期,在郝店镇关店村乡村合作公司食用菌基地的菌棒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自动化香菇菌棒生产线全速运行,20余名生产技术工人干劲十足,正在运料、拌料,套袋、装袋,捡棒、上架,转运、灭菌,娴熟地进行着菌棒生产程序,加紧生产菌棒,整个车间一派繁忙景象,为下一季香菇增产增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香菇菌棒的生产管理要经过备料、培养料配置和搅拌、装袋、灭菌、冷却、接种等多道工序,每道程序都至关重要,必须严格达到技术规范要求。关店村实行“集中制袋,分散种菇”建设共享菇园,做到统一供地、统一制袋、统一大棚经营,借助乡村合作公司规模经营降本增效,减轻菇农的投入负担,通过公司集中购买原料制棒统一制袋,保证了出菇质量和出菇率,提升了抗风险能力,香菇能卖出更好的价格。合作公司共建设标准化大棚2.5万平方米,菌棒从最初的10万袋增加到100万袋,年产值可达1600余万元,带动群众每年增收800余万元。

今年,关店村共享菇园种植基地计划生产香菇菌棒100万棒,于7月22日开始生产,每天生产3万棒,截止8月底已完成105万棒袋的最大生产值生产量。关店村乡村合作公司以香菇产业为纽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让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

“我们每天6点钟就来上班了,我在这儿主要是负责菌棒装袋,村级乡村合作公司聘请我在这里务工,工资按天计算,每天能有220多块钱,我觉得挺不错的。”菌棒生产线工人陈运刚说。

关店村乡村合作公司在做好香菇产业这篇“好文章”上下足功夫,结合地方农业发展特点,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重要支撑,积极探索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由乡村合作公司投资500多万元,打造共享菇园,依托“党支部+乡村合作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带领菇农发展壮大香菇产业,不断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实现了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百姓致富的多赢局面,真正让“小香菇”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的“新动力”。

“我们的食用菌生产车间从年初就开始添置设备,“鸟枪换炮”,实现升级改造,优化工艺流程,并在今年的7月22号正式投入使用,现在的设备生产效益更高。通过不断技术设备升级,自己培养熟练技术工人,使得每天生产的菌棒量都能达到3万棒袋,能更好的满足产能需求。”关店村党支部书记、乡村合作公司董事长李褚强对记者说道。

近年来,关店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创新思路整合涉农资金资源,按照共同缔造“五共”理念,实现了从一根“栎木棒”到一个标准“菌棒”,再到一朵“精品菇”的全产业链发展,带领村民共同致富。2023年,经过一年多运营探索与努力,关店村借助乡村合作公司壮大花菇产业,村集体40万元债务清零,实现盈利47.3万元,关店村菇农达到115户,户均增收10万余元,“空壳村”蝶变“先进村”。今年,香菇产业园区规模突破100亩,合作公司产能突破100万袋,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元,带动100名以上的种菇新农人创业就业,实现了“少数人富”到“大家富裕”。

融媒体记者:杨辉  通讯员:张哲傲涵

责编:周苗

审核:李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