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指尖拾趣,诗由心生——华科学子用拼贴诗点亮乡村孩子的文学火花

07-25 17:19  

蝉鸣织就的夏日序曲里,十里同兴中心小学迎来了别样课堂。来自华中科技大学24级新闻信息与传播的学子郑婕随“童心同兴,筑梦华科”支教队驻足于此,带领“暑假学堂”的孩子们踏入拼贴诗的奇妙世界。

打破束缚:解放表达的“无门槛”创作

课堂上,传统纸笔退场,押韵格律暂放。铺满桌面的印刷字词卡片和孩子们好奇的眼神成为主角。“无需在意逻辑和语句,大胆想象,创作属于你自己的诗!”郑婕老师的开场白,瞬间卸下了孩子们对“写诗”的畏惧。她强调,诗歌是情感与意象的自由流淌,而拼贴诗正是打开这扇自由之门的钥匙——用指尖代替笔尖,用直觉代替规则。

孩子们的小手忙碌起来,像寻宝般挑选能触动自己心弦的字眼,在背景纸上尝试各种排列组合。每一次移动、粘贴,都是一次探索词语关系、构建意象、尝试视觉节奏的过程。不同词语的相遇、碰撞,常常产生意想不到的诗意火花。

童诗绽放:无限想象力与诗意

拼贴诗创作完成,一首首充满童趣与哲思的拼贴诗诞生,它们跳脱了语法的束缚,却饱含孩子们本真的观察、鲜活的想象和直接的情感表达,尽显拼贴诗的魅力。

没有评判,只有欣赏;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个性表达。孩子们在动手拼贴中,直观感受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意象组合的奇妙、视觉形式对诗歌的加持作用,以及用语言表达自我的纯粹愉悦,这无疑是一场生动且深刻的文学素养浸润之旅。

当孩子们指尖翻飞,将词语碎片拼贴成诗意世界,郑婕老师不仅带领他们体验了一场奇妙的文字游戏,更点亮了他们心中那盏感受美、创造美的文学之灯。这些独一无二的拼贴诗作,是孩子们想象力与情感的真实印记。这束源于指尖实践的光,终将照亮他们对语言、对世界更丰富的感知与表达,留下温暖、深刻而充满创造力的文学印记。(通讯员郑婕 程光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