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晴热高温天气持续,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我市迅速行动,构建起市镇村(社区)三级联动防溺水工作体系,织密织牢防溺水“安全网”,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织密“责任网”,筑牢安全底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防溺水工作,市委常委会于8月19日召开会议,传达随州市委主要领导关于防溺水批示要求和随州市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专项督办会议精神,听取全市防溺水工作情况汇报,分析研判防溺水风险点,研究部署重点任务。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教育、水利、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 “统一指挥、分工协作、齐抓共管” 的工作格局,自上而下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
上好“宣教锁”,加强源头预防。市融媒体中心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微信群、广播电视等媒体平台,推送防溺水宣传教育短片,科普防溺水知识。市文旅局运用村村响“大喇叭”在重点水域、重点时段循环播放防溺水宣传音频,宣传注意事项。市红十字会广泛开展防溺水“路演”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现场演示讲解、模拟演练、互动问答等形式,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护常识。市民政局组织市未保中心、广水市义工联,在全市各镇办开展20余场未成年人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市妇联推行“1+N”宣传模式,组织妇联干部、爱心妈妈等参与志愿巡逻、包保工作,通过“案例警示+理论讲解+互动演练”形式,提高安全意识和救助技能。市安防应急委办利用全市470余处应急广播,定时播报防溺宣传提醒,覆盖社会公众70万人,运用电子屏幕、村村响、巡逻车等设备滚动播放防溺水提醒2000余次,运用微信、短信、电话联系等方式推送防溺水知识70万余次,实现安全宣传家喻户晓、“声”入人心。
筑牢“安全堤”,联防联动共治。“学生在哪儿,安全教育就在哪儿。”市教育局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各地各校教师进村入户,开展安全教育“面对面”家访活动,已家访学生5万多名。利用家长群、学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不间断推送防溺水安全知识、警示案例、倡议书,每周提醒近8000余次。统一印制《致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线下送达监护人手中,实现全覆盖、告知无遗漏。团市委依托“爱心托管班”、“返乡大学生实习实训”等项目,开设“青春自护·预防溺水”40余场专题课,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走访入户宣传、水域巡逻等志愿服务共1000余场次。
绷紧“安全弦”,夯实硬件保障。各镇办各有关单位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确保重点水域、重点时段有人盯、有人管、有人防。市水利和湖泊局压实各级河湖库长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巡查防护,加大巡查频次,对重点危险水域、溺水事故多发水域和水闸水库等部位进行常态化巡逻,累计巡查810人次,劝阻野泳、嬉水等危险行为45起。骆店镇启动无人机“空中哨兵”巡航,对全镇124处重点水域,实施早、中、晚“打卡式”巡查,实现24小时“云看护”,为未成年人安全保驾护航。村(社区)作为防溺水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优势,激活“神经末梢”,组建“防溺水巡逻队”,每日巡查沟渠、堰塘、河流等危险水域,及时劝离靠近危险水域的群众。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重点关注未成年群体2700余名,摸排重点危险水域2177处,建立重点危险水域包保责任清单,增配“四个一”设施5000套。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防溺水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守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融媒体记者:杨辉
责编:宁慧艳
审核: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