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12日,广水市杨寨镇迎来了一支特殊的“青春力量”——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实景三维数据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这支以“05后”大学生为主体的队伍,在杨寨镇的村落间穿梭实践,用三维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让田野间的“科技实践”成为这个夏天最动人的风景。
此次实践活动是杨寨镇与高校深化合作、共促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团队涵盖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学生,在指导老师肖霄和夏锦萱的带领下,紧扣杨寨镇乡村发展实际需求,深入月日塘村、茶林村、丁湾村、大布村等村落开展全方位调研。
在走访中,团队成员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细致了解衣食住行、医疗保障等民生关切,记录乡村发展的痛点与需求;同时走进田间地头、古宅院落,深挖杨寨镇的红色遗迹、名人事迹及传统民俗故事,为乡村文化传承积累一手资料。此外,结合夏季安全防护重点,团队还在各村开展防溺水知识宣讲,用青年声音传递安全理念,多维度助力杨寨镇乡村建设。
在杨寨镇大布村方家湾古民居,一场“数字守护”行动正火热进行。作为当地重要的传统建筑遗存,方家湾古民居承载着杨寨镇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但岁月的侵蚀也让其保护与传承面临挑战。此次实践中,团队将这里作为三维技术应用的重点场景,用科技手段为古建“存档”。
炎炎烈日下,测绘队员穿梭在古建之间操控无人机采集影像数据,将历经岁月的古城寨从砖石实体转化为精准数字信息;夜色中,建模成员围坐整理数据,运用SU、GIS等技术搭建三维模型,沉睡的历史建筑在虚拟空间“重现真容”,为杨寨镇传统村落的保护修复、文化展示提供了扎实的数字支撑。
从书本到乡野,从理论到实践,这支“05后”团队用行动诠释了“三下乡”的时代内涵,更让杨寨镇看到了青年力量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他们的实践不仅为杨寨镇带来了数字化保护的新思路,更以青春视角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下一步,杨寨镇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搭建青年实践平台,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关注杨寨、服务杨寨,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光彩,共同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杨寨新图景。(通讯员:夏锦萱、董先伟、杨凯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