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蜱虫只有芝麻大,它可是能传播十几种疾病的‘吸血刺客’!”近日,广水市太平镇卫生院门诊处,一场别开生面的“蜱虫防御战”科普活动正在进行。医护人员通过实物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为居民们揭开这种微型“吸血鬼”的神秘面纱。
随着盛夏气温攀升,蜱虫进入繁殖活跃期。这种身长不足5毫米的蛛形纲动物,常潜伏在草丛、树林等阴凉处,一旦附着人体就会“钉”在皮肤上吸食血液。更可怕的是,其唾液可能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莱姆病等病原体。
“预防蜱虫要像防贼一样,把‘门窗’关紧。”医护人员形象比喻道。活动现场,医护人员演示了“四道防护网”:户外活动前,在裤脚、袖口处用胶带缠绕形成物理屏障;喷洒含避蚊胺的驱虫剂;穿着浅色长袖衣物便于发现蜱虫;返回后立即进行“全身检查”,尤其重点排查头皮、耳后、腹股沟等隐蔽部位。
若不幸遭遇蜱虫叮咬,现场模拟教学引人注目。医护人员强调:“千万不能生拉硬拽。”正确做法是用酒精棉球轻敷蜱虫头部,待其松口后用尖头镊子贴近皮肤夹住口器,像拔刺一样缓慢垂直拔出。若口器残留或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原来我之前用火烧蜱虫的方法险些酿成大错。”72岁的张大爷观看后恍然大悟。
活动现场发放的《蜱虫防御手册》成为“抢手货”,手册中特别标注了镇域内的高风险区域。这场持续3小时的科普活动,通过实物展示、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让200余名居民掌握了“防蜱秘籍”。正如卫生院电子屏打出的标语:“多一份警惕,少一份风险”,在这个蜱虫肆虐的季节,太平镇正用科学知识为居民筑起健康屏障。
(通讯员李茵、田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