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初升,淮源湿地一湾湾清水、一丛丛芦苇中,成百上千只水鸟自在的嬉戏、觅食、畅游,斑嘴鸭、白骨顶的叫声远远传来,一片静谧、祥和。
湖北随州淮河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例行开展冬季水鸟监测活动,行至观鸟屋处时,赫然发现一对白色的水鸟,在湛蓝的水面上格外凸显。
两只水鸟毛色、体型与常见的白鹭、绿翅鸭等水鸟明显不同,头上还有一撮“小辫儿”。
工作人员立马找到最佳观测地点进行拍摄,经省野生动物专家判断竟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这一发现在淮河源区尚属首次。
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水中活化石、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对生存的环境很挑剔,素有“水质试金石”之称。此次监测还发现了赤嘴潜鸭、红头潜鸭、针尾鸭等淮河源区较为少见的鸟种,尤其是中华秋沙鸭选择在此安家落户,体现了淮河源区环境趋好的生态魅力。
环境美“客”自来,随县生态“朋友圈”再扩大。
淮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大别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也是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
淮河国家湿地公园始常态化开展湿地巡护与动植物资源监测工作,依托已建立的湿地保护联席会议机制、淮河源公益诉讼示范基地、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筑牢湿地资源保护屏障,并通过采取源头治理,污水净化、林相补植、水鸟栖息地建设等措施,重塑“淮水清清”。淮源湿地生境大为改善,为水鸟栖息创造了绝佳条件。
来源:云上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