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履职尽责勇担当 人才优先创辉煌 -----湖北省广水市强化人才服务工作纪略

05-29 18:41  

近年来,湖北省广水市人才服务工作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理念,通过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创新载体、优化服务“四位一体”的人才发展机制体制,着眼“谋、选、聚、留”,补齐人才发展短板,为广水市“再进位、冲百强、创辉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科学布局  以若渴之心“谋”才

因地制宜,按需培养。按照“企业为主、院校参与”原则,针对我市风机制造、数字智能等重点产业,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引进高精尖人才,引进产学研融合,推进“订单班”“学徒制班”建设,组织2家企业进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共计210人,预拨付补贴资金33.6万元,提前谋划了企业所需人才。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用好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柔性引才政策文件,发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校作用,积极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开辟和巩固一批与企业能够保持紧密合作的高校院所,引进2名专家院士与我市2家企业成功对接,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搭建了科研院士服务平台,促成了人才与企业、项目的深度对接。

目标导向,精准施策。在政策支持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直击痛点、难点,积极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助力冲刺百强县市的若干措施》,通过给编制、发安家费、生活补贴等政策福利,进一步完善引进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家人就医等生活服务方面支持政策,千方百计提供最好政策资源、最优服务,形成与人才共同成长、相互成就的崭新格局。

突出重点  以伯乐之眼“选”才

着眼“高”,集聚“智囊团”。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引才政策,加大高端人才引育力度。先后拟发《广水市人才引进实施意见》和《广水市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全市引进人才、提高待遇、加强储备进行规划,探索了人才库建设机制,拓展了柔性引才网络,引进了兼职专家教授。

瞄准“技”,组建“攻坚队”。围绕广水风机等重点产业集群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积极推进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截止目前,我市已拥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湖北省风机厂技能大师工作室,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家—广水市技工学校,随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湖北腾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湖北杨林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023年全市为企业引进高技能专科以上人才100余人。

致力“青”,扩充“主力军”。积极加强校地合作,重视青年人才引进,赴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开展“才聚荆楚、百县进百校”推介招聘活动,与校方开展人才战略合作、人才招聘等工作,签订了《校地人才战略合作协议书》,建立了校地合作工作站。2023年通过全省统一联考、校园招聘、考核转聘、专项招聘等方式,累计引进青年人才647人,助力了全市经济发展,实现了引进和培育双向提升。

创新载体  以筑巢之策“聚”才

“产业链+人才链”提能力。抓好产业与人才精准对接,持续开展智力供需对接活动,运用广水市人才服务共享平台,大数据检索比对,及时发布最新的就业创业政策及就业岗位,为失业人员、待岗人员提供精准求职匹配。2023年全市新增返乡人员创业805人、大学生就业创业980人,有效纾解了企业“引才难”“招工难”问题,实现人才资源良性内循环。

“平台搭建+联合实训”增活力。推进孵化载体建设,主动对接有关单位,强化平台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在企业场地、共享设施、技术咨询、创业辅导、技能认定、职称评审等方面提供有力帮助,促进服务能力水平提升和成果转化。2023年先后为三峰透平、大洋塑胶、双剑风机等三十多家企业开展了职称特评服务,为企业增加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192人,经济等其他小专业高级人员10人,共完成337名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认定。

“产学研+成果转化”添动力。深化产学研合作,瞄准人才缺口,依托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实训基地、见习基地,广泛在人才培养、重点课题攻关、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深入合作,促进产教供需匹配。截止目前,我市共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4家,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39家,青年就业见习基地14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干事创业平台。

优化服务 以生态之质“留”才

人性化服务“零距离”。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大学生创业贷款17笔共计335万元,解决了大学生创业资金困难问题;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为5名大学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资金2.5万元,全面落实了房租水电补贴和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

专业化服务“接地气”。积极开展乡村教师职称定向申报工作,推荐申报28名乡村教师,吸引和鼓励了优秀教师扎根乡村教育,服务教育;对全市卫生系列疫情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进行政策倾斜,共推荐申报19名卫生专业抗疫一线高级职称人员。

精准化服务“全覆盖”。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通过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让“数据跑腿”代替“人才跑腿”,为人才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2023年我市招募选派29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在基层一线,让人才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作者:方艳军 邓晓东   单位:湖北省广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