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秸秆及秸秆焚烧?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等部分的总称,通常指水稻、玉米、薯类、油菜、甘蔗、小麦、棉花等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秸秆焚烧是指农民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毁的一种行为,因为秸秆焚烧的害处很多,所以该行为是禁止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秸秆禁烧。
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秸秆还田作肥料
秸秆持续还田可以减少化肥用量,也可以离田用于填肥,或捆扎后集中堆放、转运、处置。鼓励开展机械收获还田与翻耕同步作业,要求收割机留茬高度不超过15cm,切碎长度不超过10cm,匀抛后进行还田作业,耕作深度达到12cm以上。
过腹还田
过腹还田是将秸秆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热喷等技术处理,可有效改变秸秆的组织结构,使秸秆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
培育食用菌
将秸秆粉碎后,与其他配料科学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可培育木耳、蘑菇、银耳等食用菌,能有效地解决近几年食用菌生产迅猛发展与棉籽壳供应不足的矛盾。育菌后的基料经处理后,仍可作为家畜饲料或作肥料还田。
制取沼气
稻草秸秆等属于有机物质,是制取沼气的好饲料。我国的南方北方都能利用,此种方法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的模式,适应于现代农村发展的需求,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用作工业原料
农作物秸秆可用作造纸的原料,还可以用作压制纤维木材,能弥补木材资源的不足,减少木材的砍伐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使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用于生物降解材料
将秸秆超细粉碎后在反应堆与添加剂一起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得秸秆中的纤维具有热塑性。这种材料可以用于薄膜、片材和注塑类的产品制造,可替代石油产品,是一种环保健康材料。
随意焚烧秸秆不仅仅污染环境,存在火灾隐患更是严重的违法行为!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119条:
国家对违法露天焚烧秸秆的行为人会处以500元到2000元不等的罚款,并责令行为人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64条:
焚烧秸秆引起火灾,以“过失引起火灾”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44条:
故意焚烧农作物秸秆,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毁坏林木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对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对不听劝阻,故意焚烧农作物秸秆,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有上述行为之一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规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对在秸秆禁烧工作中,不服从管理,殴打、故意伤害、公然侮辱镇、村干部的,分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43条的规定,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
来源 | 平原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