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记者乡村行(71)】广水武胜关:小“茶叶”做成大“茶业”

11-27 15:06  

11月27日,广水市武胜关镇杨林沟村三茶产业园基地,工人们正忙着栽种茶苗,原本光秃秃的荒山上已露出点点翠意。

“3年后就可采摘赚钱了。”杨林沟村党支部书记付建朝难掩笑意。

付建朝介绍,武胜关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南宋时期。“到上世纪70年代,全镇几乎村村有茶厂。如今,这里茶叶种植面积已有20000余亩,涵盖绿茶、红茶、白茶、黄茶等多种类型。”跟茶叶打了半辈子交道,付建朝说起“茶史”滔滔不绝。

武胜关镇与河南信阳接壤,全镇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层峦叠嶂,是天然的茶叶种植基地。地理相邻、气候相似、品质相近,两地茶叶“命运”却大不相同。

酒香也怕巷子深。近年来,武胜关镇加大“追赶”步伐,多措并举推进茶产业发展。

扩产能。全镇采用以奖代补、大户带散户、乡村合作公司助力等多种形式,拟扩种茶叶、油茶各5000亩,目前已完成茶叶种植2000亩、油茶种植3000亩。

强基础。打通茶叶种植核心区交通,硬化道路13.7公里,沿线绿化、配备休息长椅等,提升茶园基础设施。

亮品牌。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特色示范村镇,推广使用“杨林沟”茶叶地域商标,着力打造健康绿色农产品品牌。

兴产业。杨林沟等5个村合作公司整合涉农资金1000余万元,兴建三茶(茶叶、茶花、油茶)产业园,利用桃源片区旅游资源,着力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

漫步三茶产业园,一株株茶苗随风摇曳,满载丰收的希望。

“园区目前主要栽种的是川9号茶。相较龙井43号、奶白茶等传统种植品种,川9号茶每年2月底即可采摘,实现错峰销售。”付建朝介绍,川9号茶经济效益较高,可一年三摘,一亩地预计年收益达6000元,是传统茶叶品种的2倍。产业园计划种植茶叶1600亩,现已完成1200亩栽种。园区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收益960万元。

据了解,目前武胜关镇已有12个村种植茶叶,累计种植茶叶20000余亩,年收益达2.3亿元,8000余人受惠。


(通讯员:刘冬、高晓涵、卞俊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