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应山街道八一社区:持续探索实践“红蓝融合”理念

11-27 10:23  

11月22日,广水市“红蓝融合”创新实践研判会在应山街道八一社区召开,分享研究、探索和推广红蓝融合理念的进展、成果。

应山街道八一社区党委书记刘建元介绍,“红蓝融合”理念诞生于驻地空降兵部队,是“传统+互联网”的军队政治工作创新探索实践。

近年来,八一社区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与基层工作相结合,践行“守红色基因之正、创融合发展之新”,走出了“红蓝融合”+ 社区治理新道路。

用“红”引领思想阵地

“今天晚上7点在社区小广场,一起学习恢复和发展了应山党组织,在配合黄麻起义的行动中不幸被捕、英勇就义的中共应山城区首位党支部书记曾传经”,社区“两委”干部熊晓军在摩托车上用喇叭通知着。他介绍说,这是每月一次的社区大学习,主要讲述一些革命历史。八一社区人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又人人爱听。

八一社区始终把“红”的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开展党建引领系列学习活动,高标准建成面积近200平米的军民双拥荣誉室,陈列图片及各种实物近2000张(件),文字叙述7万余字。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依托文化休闲广场、宣传长廊、居民夜校、农家书屋等载体,宣讲党的方针、政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讲群众关心关切的事,群众逐渐熟知了各项政策,知道了党的革命传统、精神谱系、奋斗目标,对社区工作更加支持,对美好生活更加向往。

八一社区是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驻地,为更好纪念和宣传英雄事迹,社区建成80米长的文化长廊和约2000平米的英雄花园,全方位、多视角展示了八一社区与当地驻军六十余年的双拥历程,成为了广水知名的红色研学地、党课实践地,每逢暑期实践、建军建党节日时,来参观纪念的人群络绎不绝。今年,社区新征地100余亩,用于支持建设黄继光展览馆和部队国防建设。

用“蓝”创新工作高地

春夏之际,八一草莓园的游客又开始多了起来,一片片的大棚种植着又大又甜的草莓。以前,农户每到丰收之时总会忧虑销路的问题。在“蓝”思路带领下,社区居委会专门开办集中培训班,教农户网上推广、销售,并推广采摘亲子游模式。去年,八一草莓园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因为采摘的单价比传统销售更高,我今年准备全部走游客采摘模式了,上个月开始了微信宣传和抖音直播,相信今年我的大棚会人挤人的。”草莓种植户熊秀梅高兴的说道。

八一社区把“蓝”的思路贯穿到各项工作中,不断实践摸索创新工作方式,在共同缔造和“双创”工作中,坚持践行“熟人社区、优美环境、文明风尚”理念,创新的把群众微信群和网格党支部建设结合在一起,建成了“线上熟人社区”,通过树立良好导向,大家主动认领美好家园的建设工作,网格支部统筹协调给予支持、解决问题,群众积极美化绿化自家房前屋后,带头讲文明、树新风,社区环境扮靓、样貌扮新。

用“融合”造就发展洼地

近年来,在“红蓝融合”理念的指导下,八一社区多方争取资金、政策,完成自来水管网全覆盖铺设、道路全覆盖硬化,整修水渠、维修加固水库,将全社区3000多亩“望天田”变成“屯粮田”,完成社区绿化、硬化、亮化,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先后建成广水市首个标制足球场,一个小型足球场,和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配备了夜间照明系统,推动成立广水市足球协会,并在此落户。

八一社区把发展规划融合到应山北城建设、部队建设、国防建设中,积极做好人才配套、资源配套、产业配套,做好国土空间规划,预留产业发展和商住区域,为未来发展预留了足够多、有潜力的国土空间。

“问渠哪得淸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红蓝融合’理念诞生于广水应山,用好用灵用活这理念我们有天源优势,更有不可推卸的实践责任。我们将多学习、多研讨,多实践,努力用最新理论成果为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添砖加瓦,为‘再进位、冲百强、创辉煌’夯基蓄势。”应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孙玉说道。

通讯员:刘怡堃 肖琪卿 何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