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美丽宜居、富民产业蓬勃发展、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文明新风馨香扑面……近日,走进广水市骆店镇石堰村,宽敞平坦的水泥村道通湾达户,道路两旁风景树木随风摇曳,竞展俏姿;文化广场散发着缕缕传统文化韵味,农家小院里花草溢香,干净清爽;清澈见底的芦家河水绕村而过,给人一种“绿波摇漾景色新,疑在桃源故里行”的感觉。
石堰村位于骆店镇东部,骆草公路贯穿全村。近年来,该村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让小山村蜕变成为享誉一方的“富裕村”“文明窗”和“打卡地”。
“过去村里还是一片‘脏乱差’,环境远没有现在这么好。石堰村从一个不起眼的普通村庄变成美丽乡村,并非一蹴而就,要想使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首先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搞好村庄环境卫生治理,只有美化村庄环境,才能引来远方的客人。”石堰村党支部书记芦佳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现代农谷”的主题定位,依托区位优势、生态资源,抢抓示范村建设契机,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和村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来到金家湾,村民瞿连伟正在门前清扫卫生。他笑呵呵地对记者说:“这些年村里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空气清新,花木繁多,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乡风也更加文明和谐。”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过去村民们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之中,如今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乡村产业发展与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提高的不仅仅是村民的收入,还有村民的幸福指数。“近年来,我们在骆店镇党委政府和镇财政所的大力支持及精心指导下,先后整合各类专项资金5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2000多万元,持续发力推进乡村振兴,引导村民走美丽乡村建设道路,将一个昔日闭塞破旧的村庄建设成美丽宜居的示范村。”芦佳告诉记者。
走进李家畈,各式各样的民居竞相而现,水泥硬化的道路伸入村庄。村子西侧,一口漂亮的当家塘自成风景。“村里像这样的塘堰有10余口,通过治理,现在都变成了景观塘。”芦佳介绍说,村里从文化、村庄、生活三方面规划建设美丽乡村。近年来,全村扩宽硬化乡村道路3.5公里,刷黑1.6公里,整修塘堰22口,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新建公厕6座,改造户厕476户,新建文化广场4个,栽植景观树木3000多株,建设景观点8处,配置大小垃圾箱180个、保洁员12名。行走在石堰村红桅子基地,漫山遍野桅子树绿浪翻滚,青色的桅子果挂满枝头……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观光农业,乡村旅游“风生水起”。
抢抓美丽乡村建设契机,石堰村广泛发动村民与乡村合作公司共同开展特色产业订单式种植,借助乡村合作公司的资金、技术优势,拓展增收致富渠道。截至目前,该村建成红栀子基地700亩,养殖黑斑鲑50亩,每天吸引游客1000余人,带动100余名村民在基地务工,年发放劳务工资50余万元。村合作公司投资50万元新建大棚11座,种植茄子、辣椒等蔬菜,预计年收入突破10万元;发展种植道地中药材30亩、高粱260亩、随州香稻200亩,村集体年收入可突破40万元。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石堰村注重将美丽乡村与文明创建有机结合,积极引导村民提炼总结家风家训,厚植家国情怀。常态化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平安家庭”“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推进美丽庭院和文明乡风建设,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环境美了、腰包鼓了、群众富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石堰村通过党建引领“构图”、先锋模范“塑形”、群策群力“着色”,绘就一幅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新画卷。(通讯员 沈蓉 周文钦 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