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记者乡村行(29)】陈巷镇唐氏祠村:乡村合作公司的“带农、联农、富农”之路

06-26 11:34  

近年来,陈巷镇唐氏祠村通过发展壮大乡村合作公司,进一步完善“带农、联农、富农”机制,不断拓宽村民的增收致富之路。

立足现有产业,精细化包装经营。因口感好、营养高、收益好,唐氏祠村民大多选择种植晚香稻米,现村内晚香稻面积约为500亩。以往晚香稻收割后,由村民单独以市场价售卖,价格波动较大且不确定因素多。如今经过合作公司统一包装、统一出售,由原本的粗放经营转变为精细管理,大大增加了商品附加值。唐氏祠村还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深度挖掘本村人文、历史、景观文化,与“晚香稻”品牌进行有机结合,展开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了农业、乡村文化、乡村游为一体的“研学游”模式,受到全市中小学生的欢迎。

村企合作共赢,专业化发展产业。合作公司,合作为先。唐氏祠村两委始终坚持以“合作”为主导,以村内的狮子洼水库为资源依托,与广水市绿态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展开合作,年底依据协议分红。“专业人做专业事,我们把全村耕地、水库等集体资源进行统一安排,村民入股乡村合作公司,再以一定比例和村民分红”。唐氏祠村党支部书记唐健说。广水市绿态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匡汉富是唐氏祠村人,且从事渔业养殖多年,经验丰富,自唐氏祠乡村合作公司成立以来,了解到匡汉富有意向与公司合作,双方经过了解洽谈签约后便正式展开合作,合作模式使乡村合作公司既能获得固定收入,也能规避一定的经营风险。现狮子洼水库共有各类家鱼450亩鱼塘,年产值150万元左右。

带农联农富农,多样化助农增收。唐氏祠村级合作公司在产业发展上进行了多种尝试,因黄牛市场价格稳定,村内有养殖场地和丰富的草场资源,唐氏祠村乡村合作公司和村民朱永贵进行合作,投资20万元,在原有养鸭场的基础上,经过一番改造,变成专业化牛棚,日常开销及人工均由朱永贵进行负责,年底再按照一定比例分红,朱永贵说:“有了一定的收入来源,家庭负担也小了很多。”(通讯员:胡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