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一品”故事汇】勤劳勇敢建水库 薪火相传谋复兴

08-25 08:13  

长岭镇坐落在几道不算高的山岗上,当地百姓称那山岗叫“长岭岗”。明朝中期,徐姓一支自麻城始迁应山。时在“麻城过籍”后期,当地良田都分配给了先来应山落籍的其他姓氏,官府便将德安府以北至大洪山北麓以南的这段涢水分给徐姓,并张贴文告公示百姓:“上起洪山垭,下至府北门,九港十八汊,一百零八沟,属徐姓所有”。

月光海航拍图

徐姓先祖分得了这条河后,便在河边择地建房,在山坡上开荒拓亩,仅得少量岗田薄地。由于地少人多,不足以养家糊口,便结网捕鱼,卖钱换米,作为生活的另一来源。平时禁河以农为主,定时开捕以渔为辅,每至涸水季节,徐姓头人便召集族众,自带渔具,一起捕捞,共享收获。同时为增加区域面积,徐姓先祖率领族人挖山掘路,将多处河流汇集到此处。

上世纪50年代末,在共产党带领下,数万民工依托这条河流建成了徐家河水库。大坝平地而起,河流顺随人愿,上游开闸注水,渠道贯穿几县,兼有水力发电,家家灯光闪闪。库区人民撤离了家园无怨无悔,下游数万亩良田得以旱涝保收受益匪浅。此一巨大贡献,彪炳千秋。

徐家河水库(现为“月光海”)建成后,长岭岗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优势凸显,马坪区政府适时迁到长岭岗,改称长岭区。

且看今天的长岭,十长公路贯穿东西,武襄铁路、316国道在府河东岸并排向南北延伸,双轨铁道上列车相向而行,宽阔路面上车辆川流不息。如今,长岭镇党委带领长岭人民在新时代接续奋斗,再创辉煌。镇党委针对长岭特点,分别成立了乡村旅游示范片区联合党委与特色农业示范片区联合党委,全力推进月光海高质量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将发展天赋兑现为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造福百姓。

灵秀泉韵

月光海风光

得月光海和清泉之滋养,泉水片区山脉蜿蜒,泉水叮铃,景色隽永秀丽。旅游示范片区联合党委成立广水市泉韵联合合作公司,整合泉水村、联民村、联合村、栗坡村、云台街村旅游资源,以月光海高质量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建设为契机,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景村一体”的思路,大力推进泉水村3A景区创建、联合村中药材种植和红色文化、云台村茶文化和研学基地建设。

月光海明月湾

联合村总投资6100万元的董家咀渔火露营项目预计在10月1日前能交付运营;联民村新增紫草种植面积100余亩,预计年收入将达200余万元;云台村今年新增茶叶种植300余亩,总种植面积达600余亩,年产值达300余万元;总投资4000多万元的湿地公园一期建设工程已建设过半;总投资3200多万元的永盈建材加工项目正式落地并计划在7月底投产;总投资5000多万元的佳强粮油精深加工项目已完成征地、场地平整等工作,有望在年底投产。

月光海风光——明月湾七彩滑道

月光海高质量融合发展示范区相关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持续推进中。目前正在加快旅游接待中心、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让八方来客玩的舒心,沉浸灵秀长岭而流连忘返。

佳肴天赐

蒙徐家河之恩惠,土滩埔片区土地肥沃,出产的土豆粉糯香甜、萝卜味美养胃、稻谷粒粒饱满。

特色农业示范片区联合党委因地制宜,成立广水市湖畔田联合合作公司,整合资金60万元完善农业灌溉设施,通过集中采购生产物资、降低物资成本,大力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农产品种植面积与销售价格双提升。土豆种植面积新增1200亩,销售价格由0.45元/斤攀升至0.9元/斤,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创造性的开发出“土豆+萝卜+水稻”的三茬播种模式,建成面积达1.3万亩、产值超2300万元的特色蔬菜种植基地,愿将天赐土滩埔之美味,带给广水乃至更广大地区的人民。

乡风文明

如今的泉水、土滩埔片区人民,家家户户安居乐业,文化素养日新月异。

泉水村现貌

泉水村泉井


联合党委带领各村“两委”围绕“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修订完善村规村约,用良善法治立规明距;充分利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推广普及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明辨是非、规范行为,远离封建迷信、算命赌博等恶习,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持续开展“乡村荣誉榜”宣传选树活动,深挖群众身边120名先进典型进行表彰,以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培育了文明乡风。镇党委修订了《村(社区)“两委”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坚持用实绩评判干部,把平时工作积分作为干部职级晋升重要依据,村干部根据村级综合目标考核划分三个等次发放报酬,形成了“有为者有位、有为者有得”的用人导向;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要求村(社区)党组织结合工作需要及时开展学习活动。

乡村建设

古村落是故乡的根,联合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和谐乡村,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保护传统村落村容村貌,让子孙后代可以一瞻旧容,永葆那一抹乡愁。

土滩埔新修水利设施

原云台观天梯所在地

长岭革命烈士纪念碑


镇党委组织镇区14个机关事业单位,1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到长岭社区、柳堤街村、永阳村、平林市村,按照“平时服务,战时冲锋”的模式,助力村(社区)全方位治理。充分利用“1+4”区块化管理,加大乡村振兴驻村帮扶、镇干部结对帮扶和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力度。2022年上半年,1000余名党员干部投身村(社区)治理,化解信访积案3起,信访量总体下降50%;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协助接种疫苗3000余人次、管控300余人次、卡口值守60余人次、核酸检测9万余人次,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明显提升。(撰稿人:郝世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