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店镇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创新打造“青年思享汇”素质提升平台,着力锻造懂产业、通政策、善实践的复合型干部队伍,为镇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精准滴灌,锻造“产业型”干部
立足李店产业特色,实施定向培养。一是聚焦本地产业需求,围绕微电机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开展专题培训12期,让干部懂行业、通技术。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选派15名干部驻点企业帮扶,协助凯立恒微电机公司完成技改,年产能提升至4000万台微电机。三是推动产业攻坚,参与友谊村朱家八湾胭脂红桃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推动建立“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销售渠道”的发展模式,年产优质胭脂红桃90余吨,带动周边50余农户增收,助力村集体增收近100万元。
2、 一线淬炼,锻造“攻坚型”干部
在改革深水区,锤炼干部破局能力。一是深化土地延包改革,创新运用“现状-诉求-问题”三本台账工作法,组织镇、村干部走访摸排,梳理农户诉求385条,攻克历史遗留问题27个,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保障试点工作推进。二是改善人居环境,实施“清洁家园”攻坚行动,划分20个责任片区,干部带头清理“三堆两垛”262处,整治乱搭乱建等问题39个,村容村貌实现根本性改善。三是推进项目建设,全程跟进镇级福利院等民生工程,协调解决用地审批等手续,确保项目按期投用。
3、 机制创新,锻造“活力型”干部
构建常态化的干部成长机制。一是实施“导师帮带”,9名班子成员与15名年轻干部结对,传授工作方法。二是建立“实绩档案”,详细记录干部在服务企业、化解矛盾等方面的表现,形成个性化成长轨迹。三是定期开展“思享汇”,组织干部围绕本土案例开展深度研讨,累计开展经验交流42人次,实现经验共享、能力共提。
李店镇通过“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深入实践,成功培育了一支既懂业务又通实情的干部队伍。下一步将持续深化“青年思享汇”品牌建设,完善培养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通讯员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