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更是其中关键一环。团市委聚焦预防青少年意外伤害与违法犯罪,找准“平安密码”的结合点和共振点,始终坚持把青年作为平安建设的“主心骨”,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重点突出“青春护航”与“平安建设”的深度融合,让青春担当成为平安建设的鲜活注脚。
聚焦“暖心服务”,筑牢情感连接

积极争取资源项目,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捐资助学、困难帮扶等活动,为特殊困难青少年送去学习大礼包和生活必需品,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深蓝汽车2周年希望小学圆梦计划”捐赠200套希望书桌与心愿物资,切实改善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环境。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联合学校组织心理健康教师举办心理健康讲座20余场次,联合专业社工、志愿者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10余次。
聚焦“多元参与”,拓宽服务半径

将青春力量注入到基层一线。依托爱心托管班、青年之家等阵地,引导青年社会组织、爱心企业、高校、返乡大学生参与假期托管、普法宣讲、防溺水宣传等安全自护教育活动,弥补基层服务资源缺口,针对特殊困难青少年的托管、教育等需求提供专业化支持,截至目前,2025年暑期爱心托管班已招募志愿者280人,其中包括来自7所高校的10支支教队,共开设32个点位,覆盖青少年1500余名。
聚焦“联动共治”,强化长效支撑

形成“服务+保障”长效机制,为平安建设提供稳固支撑。联合公、检、法、司等多家单位,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特点,通过案例分析、漫画讲解、情景演绎等形式为青少年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知识,提升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联合卫建、红十字会等部门,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及应急处突培训,向青少年科普安全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一批“安全流动哨兵”,为守护青少年的安全提供了专业保障。
下一步,团市委将继续发挥共青团联系服务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各类关爱帮扶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帮助特殊困难青少年解决实际问题,完善长效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平安和谐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