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审查人的某一行为违反了多项纪律条款,定性需对照最新指导案例精准把握,避免重复评价。”近日,广水市纪委监委案件讨论会上,审理人才库骨干结合案例,为基层职务犯罪案件定性提出专业意见。如今,依托专业力量破解办案难题,已成该市纪委监委常态。
案件质量是纪检监察工作“生命线”。今年来,广水市纪委监委以“审理人才库、立体式培训、质量共同体”三大体系为抓手,促办案部门与审理骨干互学互鉴,强化重大疑难案件审核指导,破解职务犯罪办案难点,构建案件质效提升立体支撑体系。
建强 “审理人才库”,筑牢队伍 “硬根基”
“以前遇复杂案子,卷宗堆半桌,翻得脑子乱;现在有专业人才指点,立马有方向。”某镇纪委年轻干部小谢办理涉农资金违纪案时感慨颇深。该市纪委监委将人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建 “梯队化”审理人才体系:通过业务比武,从纪检监察室优选2人充实审理室;从“室组地”联动单元精选8名业务标兵作骨干;面向镇(街道)纪(工)委、市直纪检监察机构储备35名年轻干部作后备,形成“专业领航、骨干攻坚、后备蓄能”格局。这支队伍成为办案“主力军”,在基层“三资”管理、群腐、校园餐等重点领域案件中发挥关键作用,破解基层人才短缺、力量薄弱等难题。近两年参与评查基层案件610件,年度覆盖率100%,筑牢案件质量人才根基。
打造“立体式培训”,练就业务“真本领”
“跟班学习参与职务犯罪案件审理,直观立体,快速掌握要点,回来就能用。”曾赴上级纪委监委跟班的审理干部小刘分享心得。针对干部能力提升需求,该市构建“实战+精准+灵活” 培训体系:开展“实战练兵”,派16名基层干部分批到上级跟案实操,锤炼复杂案件处置能力;实施“精准滴灌”,分层分类组织4次“小精专”培训,攻克证据审核、定性量纪等难点,培训内容纳入评查重点;创新“靶向赋能”,梳理共性问题制“错题本”,发3期《审理工作提示》,含案例解析、条规指南;个性问题“点对点”讲解,制作业务“小贴士”,助力干部炼就“火眼金睛”。
构建 “质量共同体”,拧紧全链 “安全阀”
“案件协作区复审发现定性依据不足,补充核查后评分达 95分。”月度质量通报会上,某办案部门负责人汇报整改情况。该市对标中央纪委“三位一体”评查机制,建立“日常线上评查 +协作区复审+审理室评分+派出机构督办”四级管控体系:办案部门先自查,源头控质;协作区骨干复审复杂案件,防定性偏差;审理室“一月一案一评一通报”,量化考核,评分低于 90 分或多次退回案件由派出机构督办。
同时拓展评查范围,将纪检监察建议书制发、以案促改纳入评分,做实“后半篇文章”,点名通报典型问题,约谈问题单位负责人。今年来,案件审理周期同比缩短15天,质量评分增长7.5分,整改证据不足、文书不规范等问题297个,高效查处一批基层“群腐”案件。
“案件质量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线。”广水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实践经验、优化协作机制、创新培训载体、完善评查体系,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向纵深发展,以高质量办案护航基层治理。
(通讯员:周金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