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一饭,饱含人间烟火;一粥一羹,尽显教育温情。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课堂上的知识灌溉,更离不开餐桌上的能量供给。近日,李店镇中心中学的后勤食堂悄然完成了一场“味觉革命”,通过在“精”字上做足文章,将食堂打造成为又一个育人阵地,让学生从“舌尖”感受到学校的“心尖”关怀。
一、 痛点与破局:从“吃饱”到“吃好”的升级
学校食堂,历来是校园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过去,许多学校的食堂常常陷入“众口难调”与“营养均衡”难以兼顾的困境,饭菜口味单一、学生食欲缺乏等问题屡见不鲜。如何让学生不仅吃得安全、吃饱,更能吃好、吃得开心,成为李店镇中心中学管理层深入思考的课题。
破局之道在于“专业”二字。学校深知,食堂工作人员虽有热情,但厨艺水平可能参差不齐。为此,学校后勤处主动出击,摒弃“闭门造车”的旧思路,大胆邀请“好巧嫂”专业厨师队伍走进校园,为全体食堂从业人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免费厨艺提升培训。这一举措,无疑为学校食堂的提质升级注入了强大的专业动能。
二、 “精”字上下功夫:专业赋能打造“放心食堂”
本次培训绝非走过场,而是实打实的“技术扶贫”。“好巧嫂”的专业厨师们从最基础的刀工、火候、调味讲起,到菜肴的配色、营养的搭配以及地方口味的融合,进行了系统性的讲解和实操演示。食堂的阿姨、师傅们摇身一变成为“学生”,认真记录、反复练习,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原来炒青菜也有这么多讲究,既要保持翠绿的色泽,又要锁住水分和维生素!”一位参加培训的食堂员工感慨道。通过培训,大家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以往“大锅菜”的粗放式做法被精细化操作所取代。
更重要的是,学校并未止步于一次培训。以此为契机,后勤食堂与专业团队合作,共同为学生精心打造了一套科学、专业的标准化食谱。这套食谱不仅严格遵循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确保膳食均衡,更在味道上做足了文章。通过引入更丰富的调味技巧和烹饪手法,大胆尝试新菜品,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味蕾,让每一餐都成为期待。
三、 成效与回响:舌尖上的幸福获得感
如今,走进李店镇中心中学的食堂,扑面而来的是诱人的饭菜香。窗口前,学生们排队井然有序;餐桌上,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现在的饭比以前好吃多了!特别是那个糖醋里脊,和妈妈做的一样好吃!”一位初二年级的学生高兴地说。家长们也纷纷在校群内点赞:“孩子回家总夸学校食堂的饭香,挑食的毛病都改了不少,我们放心多了!”
从“吃饱”到“吃好”,一词之变,背后是学校管理理念的升华。李店镇中心中学将食堂作为“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一环,用匠心守护学生健康,用美味传递校园温情。这所学校的“放心食堂”,真正做到了让营养与美味同行,让安全与关爱并举,成了学生们向往的“美食打卡地”,也写下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