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广水市2026年预算编制跑出“加速度”,零基预算改革结出“惠民果”

09-05 10:09  

截至9月4日,全市170家预算单位“一上”编制完成率达100%,较去年同期提速37%,创近五年最快进度。2026年是广水市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关键之年,今年通过打破传统“基数+增长”模式,推动预算编制从“被动控费”转向“主动谋划”,以项目全生命周期为依据严审项目入库,严清过期项目,截至9月初,已收到全市80%单位待清理特定项目1200余个,为地方财政精细化治理探索出“广水经验”。

精准施策:民生导向引领改革破局

今年8月启动的2026年预算编制工作以“民生优先”为核心导向。在教育领域,多所学校通过一体化系统申报的校舍维修改造工程被纳入优先保障范围,较去年同类项目审批效率提升50%;在医疗领域,医疗卫生系统基层医疗机构采用“资产配置+绩效目标”双约束机制编制的资产更新预算,资金使用精准度提高至90%。市财政局预算股负责人在专题培训会上强调:“零基预算不是简单削减经费,而是要像“绣花针”一样精准配置财政资源”。

数据赋能:依靠数据跑出编制“加速度”

为破解传统预算编制“基数依赖症”,广水市通过自主编制“预算编制指南”结合预算一体化系统近三年数据,整合近三年100多个部门的10多万条历史支出数据,建立涵盖全市区域行业的预算编制项目数据库。预算编制操作人员可根据项目关键词,即可自动匹配相关绩效目标和历史参考值。许多部门单位在进行项目申报入库时表示:“以前需要几天完成的预算初稿,现在半天甚至两个小时就能完成生成,而且更方便我们单位汇总单位一上数据”。

目前广水市已启动首轮预算“一上”数据合规性审查,计划9月10日前完成数据核查。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二上”调整工作,确保2026年预算编制实现“三个100%”:部门覆盖率100%、绩效目标申报率100%、重点民生项目优先保障率100%。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改革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治理理念的革新。通过构建“政策-项目-资金”三位一体的预算体系,为广水市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通讯员:杨振中 李慧娟 代爽 韩春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