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07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83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27亿元……
近年来,广水市积极响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置于重要位置,通过培育创新主体、推动成果转化、搭建创新平台、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等举措,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强主体 筑平台 激发内生创新“源动力”
推动区域发展的根本在于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湖北双雄催化剂有限公司是一家脱胎于老国企的民营企业,曾长期面临国外产品的技术壁垒。面对困境,企业毅然走上自主研发的艰辛道路。历时五年,投入巨资,成功研制出“SB309Q型球形高压耐硫变换催化剂”,一举打破国外垄断,每年为国内化肥行业节约成本超2亿元。
双雄的蝶变,折射出广水企业从内而外迸发的强大创新自信。
广水市为培育创新主体构建了一整套举措。将政策支持作为激发企业活力的“先手棋”。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对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级科技项目提供配套支持和奖励,激励企业向更高技术水平迈进。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引导,帮助企业建立专利导航和预警机制,鼓励其申报和储备高价值核心专利。
创新离不开高能级的承载平台。广水市着力构建“省级+市级+县级”三级联动、梯度发展的创新平台矩阵。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共建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引导和鼓励广大规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目前80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建成各类创新平台138家,实现了创新平台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的跨越。
广水市积极推广应用“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推动解决企业在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难题。组织专班人员对全市235家企业进行“一对一”注册和使用培训,确保平台“用起来”。鼓励企业通过平台发布技术需求和融资需求,由平台进行智能匹配和精准推送。
引外智 联高校 织密高效协同“一张网”
广水市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打破地域与行业的壁垒。
湖北广彩印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彩印企业,印刷色彩的精准度是其核心竞争力。面对技术瓶颈,广彩印刷主动向外寻求智力支持,与武汉大学的科研团队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联合攻关,成功攻克了技术难题,实现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同步跃升,诠释了外部“智慧”如何精准赋能内部产业升级。
广水市系统性编织资源高效协同网络——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打造产学研“命运共同体”。先后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等11所省内外知名高校签订市校全面合作协议,将合作从“项目式”提升为“战略级”。常态化开展“高校企业行”与“企业高校行”双走进活动,近三年促成高校专家教授深入企业一线调研指导超60次,实现了技术需求与科研成果的“零距离”精准对接,促成了15家企业与20家高校院所达成25项深度合作项目。
建强科技特派员队伍,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为将科技服务精准送达一线,广水市大力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完善选派、管理和考核办法,确保特派员“派得下、干得好、评得准”。建立了10个乡镇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吸纳数百名本地技术人员,并选派了119名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形成了一支覆盖广泛、深入基层的科技服务“轻骑兵”。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开展点对点技术指导,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和农业主体面临的技术难题。
(通讯员杨辉、高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