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水市积极响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置于重要位置,通过培育创新主体、推动成果转化、搭建创新平台、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强化科技特派员建设等举措,不断激发创新活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协同发展之路,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07家;2025 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1项,近三年登记省级科技成果11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截至今年7月,技术合同成交额登记已达11.27亿元……一连串跃动的数据,是区域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的生动注脚。
广水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引导企业加强高价值专利申报和储备,建立健全科技企业梯次发展、分类培育、动态管理、帮扶指导机制。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 83 家,已注册高新技术企业 42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 207 家,为产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主体基础。
依托科创供应链平台,广水促成 235 家企业发布各类科创需求48条,达成合作9项,成交额 1532 万元。截至2025年7月,技术合同成交额登记达 11.27 亿元,占全年任务的 70.44%,预计9月底前完成本年任务。
突出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指导和管理,80家规上工业企业建成各类创新平台 138 家,平台作用加速释放;推动科技项目攻关,组织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着力破解风机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关键技术瓶颈。
校地校企合作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广水市先后与 11 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 “高校企业行”“企业高校行” 双走进活动,近三年高校专家教授来广水企业调研达 60 余次,实现互动交流、精准对接,活动氛围浓厚。加强15家企业与20家高校、科研院所达成25项校企产学研项目合作,有效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力。
科技特派员队伍为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目前,全市共选派省市县 “三级” 科技特派员 119 名,新培育 4 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合作社等开展技术服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带动农业主体增产增效。
下一步,广水市将强化科创战略引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优化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强化基础研究能力,推动设立湖北省风机产业研究院。同时,聚焦优势产业,对接各方资源,争取科创项目产业链项目落户,并联合科创技术资源,共创科技型企业,整合资源协同共建随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发挥“研发试验、聚才引智、资本对接、企业孵化、成果转化、招商服务”等功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广水市经济社会发展插上创新的翅膀。
融媒体记者:杨辉
责编:王译萱
审核: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