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将科创“基因”融入发展“血脉” ——广水市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探访

07-28 09:40  

近三年,转化科技成果45项、登记省级科技成果6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9.48亿元;8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创新平台,5家企业成功申报省市揭榜制科技项目……谋“新”径、蓄“新”力、锚“新”势,新质生产力正在广水大地拔节生长。  

近年来,广水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体系,不断优化科技服务,科技基础设施、技术攻关项目全速推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科技创新指标实现跨越,创新发展步履愈发铿锵。  

立柱架梁 搭建科技创新“大平台”

连日来,位于杨寨工业园区的华鑫冶金公司优特钢技改项目建设工地一片火热,工人们正奋战在建设一线,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抢时间、赶进度,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工。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开展基础研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主阵地。近年来,广水市通过构建“省级+市级+县级”三级创新平台矩阵,形成了“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中小微企业协同”格局,逐步构筑起科技创新高地的“四梁八柱”。  

在科创平台建设上,该市着力培育具备先进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创新龙头企业,鼓励其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共建高能级的科技创新平台。轻工机械公司已成功备案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三江固德、中澳纳米等企业申报随州市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广水市共有8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创新平台。  

该市不仅给新兴高科技企业提供场地支持、租金优惠,还有专门机构帮助这些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级专项补助。

2024年,大洋塑胶、广彩印刷等5家企业申报随州市揭榜制科技项目需求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后补助项目。金悦公司申报湖北省技术创新计划重大项目,项目资金100万元已全部到位。  

此外,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也成为该市助力科技企业成果转化的“利器”。湖北华冠光电公司通过平台成功对接技术需求,解决了光学镜头精度的技术瓶颈;粤众鑫、凯立恒等科技型企业借助平台获得了1300万元融资,为企业发展注入了资金“活水”。  

截至目前,该市已有235家企业注册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发布各类科创需求53条,促成科创合作8项,成交额达1650万元。  

夯基垒土 培育科技创新“强磁场”走进毅兴智能仓储车间,一台台走心机整齐排列,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发货前最后调试。  

毅兴智能地处广水市十里工业园,在高端中小型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研发领域深耕多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成功研制出了8种量产机型,先后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毅兴智能公司装备事业部总经理黎永恒告诉记者,公司联手国内高校院所,围绕走心机“结构设计难、加工速度高、精度控制难、复合加工应用门槛高”等难题,先后投资1.26亿元,启动新一轮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把科技创新战略上升为区域发展战略,该市聚焦科技创新突出问题,直面科技创新的痛点、难点、堵点,明确20项具体改革任务,加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制度体系。  

在广水,中小企业量大面广。该市把“C位”让给企业主体,多种途径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据了解,全市专利申请量中的90%来自企业,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90%出自企业。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实施科技创新是拓宽发展空间的关键所在。”广水市科技经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平告诉记者,该市通过制定政策、积极服务、营造环境,激励引导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带动广水经济转型发展。  

积厚成势 激活科技创新“新引擎”来到湖北广彩印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赶制订单。  

广彩印刷地处广水街道,是一家专业从事彩色包装印刷的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广水市积极推动校企产学研合作,众多企业纷纷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广彩印刷公司与武汉大学携手,攻克了印刷色彩精准度难题,产品质量、效率双向提升;双剑风机公司联合武汉理工大学,研发出更高效节能的风机产品,不仅拓宽了市场份额,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高能级创新平台不仅在科研攻关中披荆斩棘,更是汇聚创新资源的一大“磁极”。目前,该市已先后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等12所高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湖北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为一机械制造企业解决了关键零部件加工精度问题,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30%;武汉工程大学专家教授指导本地化工企业优化生产工艺……  

校地校企“双走进”活动如火如荼。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先后来到广水市企业开展调研活动50余次。  

与此同时,广水市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以“科技活动周”为载体,组织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开展点对点技术指导。截至目前,该市已挂牌十里、蔡河等10个镇级工作站,119名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一线,为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下一步,广水市将继续强化创新引领,通过加强政策扶持、优化科技服务、完善人才引育等系列举措,全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为推动广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李平表示。(通讯员董成武 涂一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