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气温攀升,防溺水工作进入关键时期。7 月 8 日至 18 日,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头雁计划成员深入湖北省广水市及下辖骆店镇,以政务实习生身份全程参与暑期防溺水工作,在这 11 天里,他们从政策学习到实践落地,再到经验传递,深耕防溺水宣传一线,通过 “政策学习 — 实践落实 — 经验传递” 的闭环模式,将青春力量注入基层安全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校地协同育人的成效。
会议研学悟要义 筑牢理论根基
7 月 8 日,骆店镇召开平安建设、安全生产暨防溺水工作会议,湖北大学头雁计划成员余紫瑄、胡雨蝶全程参会学习。会上就暑期防溺水工作作出部署,提出构建多层次防护体系,明确 “四保一” 设施配置标准及 “包方四保” 责任体系;要求村干部对重点水域实行 “早、中、晚” 三时段巡查并建立台账;推行 “线上全覆盖宣传、线下一周内家访重点家庭” 双轨模式,同步通与家长签订《防溺水一封信》等措施,层层压实防溺水责任。
参会过程中,余紫瑄、胡雨蝶对 “村干部巡查频次”“家校协同机制” 等政策要点进行系统梳理记录,为后续实践工作夯实理论基础。二人表示:“每一条部署都关乎生命安全,只有吃透政策,才能让防护措施落地见效。”
实践落地显担当 织密安全网络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7 月 9 日,头雁计划成员吴昕阳、王菲儿化身 “安全卫士”,跟随骆店镇工作人员前往联兴村水塘开展防溺水保障工作。在现场,他们严格按照会议部署的 “四个一” 防护标准,在水域周边醒目位置张贴警示标识,安装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绳等应急设备,确保每一处细节都符合安全规范。
“选择老槐树旁安装救生圈,是因为这里是村民日常经过的必经之路,既能快速取用,又能时刻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吴昕阳介绍,他们在实践中结合乡村实际调整设施布局,让 “冰冷” 的政策条款变得更 “接地气”。这些举措不仅强化了村民的安全意识,更在危险水域筑起一道坚实的 “物理防线”,为儿童暑期安全增添保障。
经验传递拓影响 扩大宣传实效
为让防溺水知识深入千家万户,7 月 18 日,头雁计划成员张怡婷、吴昕阳走进联兴片区的联兴村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
讲座中,吴昕阳结合联兴村水塘设施安装经历,用 “野塘淤泥暗藏风险”“暴雨后河流易生暗流” 等鲜活案例,向未参与暑期爱心托管班的学生和家长讲解危险水域识别要点;张怡婷则在互动环节设置 “同伴落水如何施救” 等问题,通过模拟演示传授 “优先呼救、借助工具” 的科学救援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群众能理解、会运用的 “保命技能”。
此次实践中,头雁计划成员们从政策学习者成长为实践落实者、经验传播者,在基层政务舞台上锤炼了专业能力,更以青春担当为广水市暑期防溺水工作注入新动能。湖北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头雁计划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更多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社会,让社会实践成为育人的 “第二课堂”。(通讯员:胡雨蝶 余紫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