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7月14日,广水市骆店镇爱心班的教室里传来欢快的歌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组织下,湖北大学支教团队在这里开展“民族同心,携手同行”主题特色课,通过手势舞、少数民族语言互动等趣味形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厚植民族团结情怀。
课堂上,支教学生以生动的短视频切入,介绍了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和传统习俗,班主任方雯萱还在线上邀请了维吾尔族的朋友为孩子们讲述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当讲到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时,支教学生邀请孩子们模仿摔跤手的姿势,教室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你好’在蒙古语里是‘其赛白努’,大家跟我一起念!”支教队员杨星烁带着孩子们逐字学习少数民族问候语,孩子们争相举手,用刚学会的词语向同学“打招呼”。
最受欢迎的环节当属手势舞教学。支教团队选用歌曲《爱我中华》,耐心指导孩子们完成手势舞。孩子们跟着节奏摆动手臂,在肢体律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
爱心班四班班主任方雯萱表示,此次主题课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乡村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多元民族文化,在心中播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接下来,支教团队还将开展民族故事分享会、民族手工艺制作等活动,持续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走深走实,传播新时代思想和正能量,让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同步推进。
(通讯员 杨星烁 余紫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