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陈巷镇:“严”防溺水 “细”筑防线

07-15 19:31  

夏季来临,气温持续升高,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陈巷镇始终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严”字当头压实责任、以“细”字为要筑牢防线、以“实”字托底保障安全,全方位、多层次织密防溺水安全网,用扎实举措为辖区群众生命安全撑起“保护伞”。

属地管理“严”,织密责任网络。陈巷镇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防溺水工作纳入镇域安全重点任务清单。镇级层面成立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由镇主要领导牵头,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细化教育、卫生、派出所等部门职责,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开展联合督查,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实行“划片包联”制度,每位驻村干部均下村督导防溺水工作,对所包联区域的水域隐患排查、宣传教育、巡查值守等工作进行全程督导。建立整改机制,每日将排查风险点上报至镇后,再由各村进行问题整改落实,确保问题不拖延、不积压,推动属地管理责任从“纸上”落到“地上”。

村级措施“细”,筑牢一线屏障。陈巷镇26个村(社区)立足实际,从细节入手筑牢防溺水“最后一公里”防线,让安全防护延伸到每一处水域、每一户家庭。各村干部联合党员、网格员对村内河流、池塘、灌溉渠、废弃水坑等水域进行“地毯式”排查,不仅记录水域位置、水深、岸边坡度等基础信息,更重点关注是否有隐蔽通道、水草茂密区等易发生危险的细节,建立“一水域一档案”,明确164个危险水域管控责任,对缺失的警示标语、破损的防护栏等问题,24 小时内完成整改。以留守儿童、孤儿和事实孤儿、单亲家庭、监护能力弱、离水域较近未成年人为重点,落实镇内19个孤儿和事实孤儿、110个留守儿童的专人提醒和监护责任,建立“四位一体”包保台账。组建由村干部、村辅警、志愿者等组成的巡查队伍,在每日高温时段、傍晚等关键节点加强巡逻,及时劝阻靠近危险水域的人员。

家校共管“实”,凝聚协同合力。聚焦青少年这一重点群体,陈巷镇中心中学、中心小学推动学校与家庭同频共振,形成“校内教育 + 校外监护”的闭环管理。学校将防溺水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暑假前期,向学生发放《防溺水安全责任书》,明确学生“六不准”要求,并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向家长推送《暑期防溺水告知书》,提醒家长履行“第一监护人”责任,避免孩子独自到水域玩耍。同时,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防溺水知识,签订“家庭安全承诺书”,形成“家长盯牢孩子、孩子提醒家长”的互动氛围。班主任每周通过电话或入户走访,了解学生校外活动情况;家长发现水域安全隐患或孩子异常动向,及时反馈给学校或村委会,实现“信息互通、问题共解”,让家校合力成为防溺水的“最强护盾”。

宣传氛围“浓”,浸润安全意识。陈巷镇以“全覆盖、无死角”为目标,通过多样化宣传让防溺水知识入脑入心。在集镇主干道、村头巷尾悬挂横幅 80 余条,在水域周边安装警示标牌120余个,内容涵盖“防溺水三字经”“救援小技巧”等实用信息。利用村广播、流动宣传车每天早中晚三次播放方言版防溺水提醒,让村民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都能听到安全警示。开展“防溺水进万家”活动,驻村干部、村干部入户发放宣传手册,结合真实案例向村民讲解溺水危害和防范措施。在陈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暑期课堂上举办“防溺水手抄报比赛”“安全知识辩论赛”,让孩子们在创作与思辨中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共同学习,形成“人人讲安全、户户知防范”的浓厚氛围。(胡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