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广水暑期“爱心托管班”陆续开班 看返乡大学生如何“花式带娃”

07-12 11:17  

“跌倒不怕拍拍手,输了笑着握握手。”近日,广水市应山街道双桥社区儿童服务站内,一场“慧‘童’伴成长•体能显活力”体育科普课,让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穿透了夏日的炎热。

盛夏已至,暑期孩子“看护难”成为不少职工家庭的“心腹大患”。为破解这一民生难题,广水市委社工部、团市委、市妇联等多部门联合发力,在全市各镇办、村社区全面铺开“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安全、充实、快乐的假期“乐园”。目前,全市各托管班已陆续开班,一批充满活力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成为这支爱心队伍的重要力量。

破解“看护难”,筑牢“安全堤”

“以前一到暑假就发愁,自己要上班,孩子一个人在家不放心,现在好了,送到社区托管班,有人辅导作业,还有人管安全,我们家长省心多了。”在马坪镇柳林社区,一位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道出了众多父母的心声。

爱心托管班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李店镇、余店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们每天一早就到位,将孩子们分区分组,耐心细致地提供课业辅导。一时间,实践所里静谧祥和,只听得见笔尖的沙沙声和偶尔轻声的讨论。“遇到难题,问问大学生哥哥姐姐们,他们讲得又清楚又耐心。”孩子们表示。

安全是假期的头等大事。在余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六名志愿者组织孩子们集中观看了防溺水等安全教育视频。视频中直观生动的动画和触目惊心的案例,让孩子们全神贯注。“通过视频,我们不仅知道了‘六不准’原则,还学会了仰漂自救和用竹竿救人的方法。”一名学生在观看后分享道。

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成为各托管班的共识。在广水街道中山社区,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上了“安全第一课”,重点围绕防溺水、防中暑、防火灾、防触电等内容,帮助孩子们认识身边的安全隐患。志愿者带着孩子们一同学习12355青春自护知识,提升自我防护能力。从知识讲解到情景模拟,一张安全防护网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织就。

课程“花样多”,假期不一样

如果说作业辅导和安全教育是托管班的“标配”,那么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则是为孩子们的假期注入活力的“增值服务”。这群平均年龄二十岁出头的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将托管班变成了激发兴趣、开拓眼界的“第二课堂”。

在余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音乐课上,志愿者付锦从最基础的音符、节拍教起,带领孩子们用拍手、跺脚打出节奏,清澈的童声汇成动人的合唱。

文化传承与兴趣培养齐头并进。在应山街道双桥社区,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化身“大朋友”和“小老师”,带领40多名儿童在10米长卷上共同描绘未来。在郝店镇关店小学,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支教团队则带来了科学实验、趣味手工、音乐舞蹈等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与动脑中探索世界的奇妙。

“我们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镇办爱心托管班专门设置了五大课程模块,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既快乐又有收获的假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广泛凝聚社会合力,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服务质量,共同护航儿童成长,让‘爱心托管’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假期乐园,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