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撸袖只为献血爱心播撒世间 ——记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黄晓莉

07-08 08:35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颗爱心种子,种子虽小,一旦发芽便可以茁壮成长。而她的心中也住着一颗种子,在不经意间早已生根发芽。

黄晓莉是广水市义工联合会的一名义工,1981年出生的她,在别人眼里就是30岁,这一部分是源于她开朗、豪爽的性格,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她常年捐献血小板,给她带来了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滋润。7年累计献血56次,血液总量17,200毫升。如今她手捧荣誉证书,更领到了无偿献血荣誉卡,“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献下去,也希望更多人能加入,让这份生命的接力,永远传递下去。”黄晓莉目光坚定而温暖。

黄晓莉回忆:“2017年的一个偶然机会,我参加了广水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组织的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得到这一消息后就在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还是显得有点激动。“献血不仅对身体无害,还能帮助那些急需用血的患者。”无偿献血像一颗种子,在黄晓莉心中生根发芽。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健康检查后,黄晓莉怀着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第一次躺上了献血椅。

从此,她将这颗爱的种子就这样悄悄种下了,成了献血的“常客”,如今这颗种子早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些丰硕的果实已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每次血小板紧缺时,她总是尽可能赶到随州血站,无论刮风下雨,总是毫无怨言。有一次,接到随州血站电话的时候正好赶上大雪,雪后路滑的恶劣天气让本来不到五十分钟的路程用了三个多小时才赶到,到达血站天已经黑了,黄晓莉笑言:“我不是开启夜间献血第一人。”

“在广水可以献全血,但是血小板需要专业机器,所以只能去随州市中心血站完成。”黄晓莉自加入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后,每个月去两次随州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献全血半年一次,一年只能献两次,而献血小板一个月两次。血小板在人体内起到凝血功能,有白血病或生产、遭遇车祸等大出血的人都需要。”黄晓莉说,血小板是通过机器从血液里提取出来的,把剩余的成分回输到体内,然后再循环直至采集完毕,这个时间相对献全血来说比较长,约一个小时。

“有的人害怕针头传染,其实现在技术非常发达,这些完全不必担心,而且捐献了血小板对人体也没有害处。”询问为什么能献血坚持那么久,她笑笑回答道“献血其实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很多人比我献的次数还要多。有些人认为献血对身体不好,但其实不是这样的。献血可以促进血液更新、降低部分疾病风险,更重要的是,每一袋血液都承载着生的希望。”黄晓莉说,在献血路上,她收获的不仅是挽救生命的成就感,更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她希望大家都能怀着一颗热爱公益、乐于助人的心。“无偿献血是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公益事业,作为党员更要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黄晓莉用7年的献血路,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通讯员程开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