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城郊街道水寨村,一个曾以传统养殖闻名的村庄,如今正以“单亲母亲合作社+村合作公司”的联营模式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这里不仅诞生了全国首个单亲母亲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更通过产业转型、科技赋能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打造出“弱势群体帮扶—生态农业升级—农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链条,成为广水市乡村振兴的标杆案例。
2004年成立的单亲母亲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帮助一个单亲,挽救一个家庭”为宗旨,累计投入150余万元帮扶70多个单亲母亲家庭发展生猪养殖,带动省内外70余人脱贫,助力10余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辐射周边乡镇800余户农民规模化养殖。这一模式获得国家级表彰8次、省级荣誉6次,成为全国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
2017年,水寨村响应环保政策,主动关停猪场并拆除建筑,承担超千万元经济损失。2022年,与水寨村合作公司(梦里小寨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联合经营,形成“合作社60%+村公司40%”的股份合作模式,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一转型与广水市“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绿色农业发展要求高度契合。
在此之后,水寨村建成80亩高架无土栽培蔬果大棚,成功培育冰翡翠甜瓜、草莓等高附加值品种。未来计划扩建种植区,打造“架上甜瓜草莓+地面时蔬”立体种植体系,并利用长廊种植蓝宝石葡萄,构建“四季采摘景观带”。同时新建100亩蔬菜基地与连栋膜温室,配套500立方米冷藏保鲜设施,组建10人专家团队开展育种、保鲜技术攻关。通过“科研+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管控,为消费者提供零污染农产品,构建“基地—餐桌”绿色通道。
截至2025年7月,合作社社员从126人增至360人,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万元;农文旅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就业岗位30个。并且吸纳37名弱势群体稳定就业,惠及10余名贫困学子;辐射周边800余户农民规模化养殖。全面淘汰高污染养殖模式,推行循环农业,普及农家肥应用。
水寨村计划三年内建成广水市首个“有机蔬果产学研基地”,打造鄂北地区特色农文旅IP,并推广“单亲母亲帮扶”模式至更多产业领域,让乡村振兴成果惠及更多特殊群体。
水寨村的实践印证了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从养殖帮扶到生态种植,从单打独斗到联营发展,这里的故事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一场关于勇气、责任与智慧的生动演绎。(通讯员李莲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