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鄂北岗地的广水市,是劳务输出大市。94万户籍人口中,就有33万人常年在外务工。
人是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众多人口外流,尤其是青壮年人口流失,扩大了县域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削减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近年来,广水拿出“真金白银”,多举措支持“在外广水人”返乡创业。越来越多“老乡”选择将人生坐标锚定家乡、返乡创业,用实际行动解读了“创业不必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
3天500万到账,“家乡帮助是我最大的底气”
6月19日,广水返乡创业园湖北鑫明鸿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鑫明鸿公司”)生产车间,裁切、磨边、钻孔、水切割……一道道玻璃深加工工序如行云流水,工人来往穿梭,成品玻璃被有序打包“整装待发”。
“家乡对创业者的帮助是我最大的底气。”回忆起返乡创业经历,鑫明鸿公司董事长王明宏满是激动。
王明宏是广水市关庙镇人,18岁便外出打工,在广东一家玻璃厂学习玻璃加工工艺。学成后,他在省内外多地经营玻璃加工、设计及安装生意,先后创办两家玻璃深加工厂。
2022年底,在家乡的邀请下,王明宏产生返乡建厂的打算,但流动资金的短缺成为一大难题。
面对这一困境,广水市人社局及时为其办理500万元企业创业担保贷款,从申报到资金到账仅用时3天。“贷款利息很低,帮我解决了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王明宏感慨万分。
短短10个月时间,鑫明鸿公司顺利建成投产,成为广水返乡创业园内的首家建成、首家投产、首家进规企业。投产以来,鑫明鸿公司生产的防火玻璃、防弹玻璃、中空幕墙玻璃、夹胶工艺玻璃等高品质特种玻璃畅销上海、浙江、湖南等10多个省市。
近年来,广水市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为各类人才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毕业近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及就业困难人员,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为符合相关标准的企业提供低息标准的创业担保贷款。通过建设公共就业服务超市、零工驿站等举措,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为创业者提供便捷的就业服务。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培训指导等,积极开展技能、创业培训,满足不同创业者的实际需求,为创业者搭建广阔平台。
截至目前,广水市已受理申报一次性创业补贴46人,预计落实创业奖补23万元,带动就业100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84笔,总额2.862亿元,扶持创业684人,带动就业2400余人。
送政策上门、送服务到家,1.84亿元放飞青年创业梦想
“青创贷放款及时、手续简单、利率很低,真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近日,广水市杨寨镇佳业兴合作社的负责人邓西西感慨道。
邓西西的合作社成立于2021年,主营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合作社成立初期,资金紧张,经营和家庭都面临困难。杨寨镇团委干部程倩琳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向他介绍了“青创贷”项目。邓西西果断申请了贷款,2022年贷款已经还清。2023年,合作社有了新的发展计划,再次需要资金支持,7月底提交材料,8月初300万元就成功放款,前后不到一周时间。如今,合作社发展越来越红火。
“青创贷”是由共青团广水市委牵头,联合该市人社局、财政局、农商行等部门,协调开通的创业贷款项目专项绿色通道。自2021年项目实施以来,共青团广水市委“送政策上门、送服务到家”,定期进企业开展专题宣传,解读“青创贷”政策要求、讲解申报流程,并通过简化资料要求、安排专人对接等一系列举措,缩短贷款发放时间,高效完成贷款发放。
“青创贷”项目不仅为邓西西这样的返乡创业青年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为广水市的创业环境注入了新活力。通过“青创贷”,广水市创业青年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资金,实现创业梦想,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截至今年6月,广水市共发放“青创贷”131笔,放款1.84亿元,以高效性和实用性,为青年逐梦之路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通讯员:曾瑞鸿、陈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