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夏的广水市委党校,处处涌动着学习与实干的热潮。作为全市“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的重要阵地,来自全市各战线 100 名学员在这里开启了33天的知识充电。夏季主体班以“凝心聚力、奋勇争先”为主题,聚焦“政治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三大核心目标,通过“微论坛”“实景课堂”“学用转化”等模式,推动干部教育培训走深走实。
培训期间,每天的“微论坛”活动精彩纷呈,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学员们积极参与,确保整个学期内参与率达到 100%。有的学员通过才艺展示,将工作生活中的点滴融入其中,引发共鸣;有的用 PPT 演示分享学习心得,围绕 “凝心聚力、奋勇争先提升发展能级,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勇担广水之责砥砺广水之为” 畅谈思考与建议,为广水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有的从不同角度阐述对 “固本守正中华文化之魂,开拓创新传统美德之形”的理解,分享如何打造具有广水特色的文化品牌;有的结合工作实际,就“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此外,学员们还结合“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畅谈学习收获,并思考如何将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一次关于“凝心聚力、提升发展能级”的“微论坛”讨论中,学员们激情澎湃。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二纪检监察组组长李常浩率先发言,他来自广水市的纪律监督前线,对优化营商环境有着深刻的见解。“在日常监督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对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影响了政策的落地效果。为此,我们深入企业一线,为他们解读政策,通过现场指导和后续跟进服务,确保企业能够准确把握政策红利,相关诉求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和解决。”李常浩的分享引发了其他学员的共鸣,大家纷纷点赞这种贴近企业需求的监督方式。
市水利和湖泊局许家冲水库运维中心主任刘鹏分享了他在水资源保护和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经验。“许家冲水库是广水市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好水库的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谈到,在日常管理中,他们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我们加强了水库周边的巡逻检查,严厉打击库区内采沙采石、破坏水土保持等行为。同时,我们还实施了水库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投放滤食性鱼类等措施,改善水库生态环境。”“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我们注重科技创新,引入了智能化管理手段,为广水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刘鹏的分享让学员们对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和生态意义有了新的认知。
关庙镇党群服务中心干部万霞结合自身工作,分享了她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实践。她积极组织全镇农村适龄妇女参加“两癌”免费筛查等活动。“通过宣传动员和组织协调,我们提高了妇女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参与度。活动期间,还安排专车接送妇女群众前往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确保筛查工作顺利进行。”万霞的分享让学员们看到了基层妇女健康工作的实际成效。
市卫健局蔡河镇卫生院公卫科谢小芳分享了她下乡的工作经验。“每次下乡为村民提供健康检查、疾病预防宣传等服务前,我们都会精心筹备,准备各种检查设备和宣传资料。在下乡过程中,我们为村民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包括测量血压、血糖等基本项目,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健康建议。” 谢小芳的分享让学员们看到了公卫工作的重要性和实际成效。
市委宣传部文明创建综合股负责人许爱玲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享了她在文明创建中的经验。“广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致力于挖掘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打造具有广水特色的文化品牌。”她谈到,在文明创建过程中组织了多次文化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增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许爱玲的分享让学员们对文化传承与创新有了新的认识。
市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股股长匡光毅结合自身工作,分享了他在医疗器械监管方面的经验。“医疗器械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监管。”他谈到,他们重点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持证经营情况、购销渠道、进货查验记录等,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同时,还积极向经营户宣讲《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督促企业增强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我们还加强了对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使用情况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匡光毅的分享让学员们看到了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谨性。
市委党校工会副主席郝绍兵与市检察院三级主任科员殷道亮分享了他们在驻村工作中的经历与感悟。郝绍兵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结合市委党校的教育资源,为村里开设了农业技术培训、电商运营等课程,帮助村民提升技能。“通过这些培训,许多村民掌握了新的技能,增加了收入。同时,我们还邀请专家到村里进行政策解读,帮助村民更好地理解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郝绍兵说道。殷道亮则运用法律专业知识,为村里的产业扶贫项目保驾护航,推动绿建茶叶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家庭收入。“我们结合村子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决定发展茶叶种植产业。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我积极协调资金注入合作社,不仅解决了启动资金问题,还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殷道亮分享道。他们以不同形式的帮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村民们不仅掌握了新技能,还看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希望,纷纷积极参与,共同为村庄发展贡献力量。
从“微论坛”的思想激荡到“实景课堂”的深度淬炼,再到“学用转化”的实干担当,广水市委党校以创新教学举措为引领,持续打造干部能力提升的有效平台,锻造一支支高素质、专业化、敢担当的干部梯队,为广水市在支点建设中注入澎湃动力。(通讯员 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