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街道杨家岗村将大棚蔬菜产业作为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通过扩规模、提品质、树品牌、延链条,做大农村集体经济,叫响楚菜基地品牌,以有机蔬菜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
走进十里街道杨家岗村楚菜基地,48座蔬菜温室大棚绵延铺展。大棚内,黄瓜枝叶葱郁、藤蔓缠绕,农民群众正忙着修剪枝条,为即将到来的采摘做准备。
杨家岗村党支部书记杨帅介绍,楚菜基地共投资320万元,采取大棚+露天种植方式,栽种有黄瓜、西红柿、茄子、豇豆、小葱等20余个蔬菜品种。其中黄瓜约20天后即可上市,采摘期持续到6月,一个大棚一季的产量能够达到4000公斤左右。
杨家岗村楚菜基地由武汉市京膳坊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杨家岗村合作公司和当地群众共同投资运营。预计基地第一茬可生产有机蔬菜70万斤,直接供应武汉市场。
十里街道杨家岗村党支部书记 杨帅:“全年总产值预计可以达到1050万元。我们所有的蔬菜大概20天左右就可以上市,直供到武汉各机关食堂。”
为了推进蔬菜产业快速发展,杨家岗村建立完善配套设施,推广水肥一体化新技术,从源头控、过程管、产品查等方面推进标准化管理,有效提升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和生产科技水平,引导群众走“一地多用、一年多季、一季多收”的产业发展模式。
十里街道杨家岗村党支部书记 杨帅:“要种纯有机蔬菜,我们主要利用河道中纯天然的水,进入发酵池,进行水溶解,施完基肥后,通过水肥一体化管道输送到基地的每一个区块,然后进行追肥。”
杨家岗村还将充分利用十里街道新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和冷链仓储中心、农业供应链数字化赋能中心,发挥冷链仓储和供应链平台作用,打造集蔬菜生产、技术创新、加工销售、信息服务、冷链配送、观光采摘、生物菌于一体的全链式蔬菜产业园,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带动效果最大化,推进蔬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融媒体记者:郑伟
责编:王译萱
审核:岳爱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