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2月的广水,群峦叠翠、万木峥嵘,产业兴旺、生意盎然。
近年来,广水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秀美应山、诗画广水”目标,多措并举,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绿满广水”“精准灭荒”“国土绿化质量提升行动”等造林绿化工程,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完成人工造林37823.2亩,森林覆盖率提升了0.49%,森林蓄积量增长到731.02万立方米。
护绿向美生态兴。全市确定市、镇、村三级林长1857名,形成“党委领导、林长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全新工作格局。聚焦森林管护重难点区域,积极探索推行“林长+”工作模式,建立落实“林长+检察长”“林长+护林员”等保绿护林模式,构建“一村一长、一组一长、一山一员、一林一策”的“四个一”网络化管林护林新格局,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责有人担”森林管护责任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工作任务清单,将森林防灭火、森林资源管理、油茶产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涉林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纳入林长制督查范围,推动林业重点工作落实。
点绿成金产业旺。全市逐步形成以木本油料、经济林果、香菇干货、种植养殖为核心的多形态林业产业链。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林业产业建设资金近2亿元,先后培植了301个林业专业合作社、48个林业企业、7个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现有油茶面积18万亩,年产值超2.5亿元。“李白寿山”和“寿山村”两大茶油品牌,享誉国内。2023年我市申报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成功获批,油茶产业发展再添新动力。林下种植经济林果面积3.5万亩,收入6300万元;林下种植香菇5300万棒(袋),收入21200万元;发展林下养殖行业,年产值近9000万元。林业产业惠及全市农户9.8万人,人均增收4495元,为广水乡村振兴注入林业力量。
逐绿而行百姓富。广水市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中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三潭风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功能和景区知名度不断提升,黄土关农文旅小镇成功申报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全市发展森林旅游、森林景观农家乐380余户,收入近7000万元。森林旅游年游客接待量达到85万人次,“中华山盟•月光海誓”广水文旅IP声名远扬。
站在新时代,开拓新征程,广水市将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2025年全省总林长会议精神,铆足干劲、踔厉奋发,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发展林业富民产业,努力建设“生态和美、产业兴旺、人民富足”的美丽新广水。(通讯员: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