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前,我们先来个小游戏,一起感受一下如何做到‘一心两用’。”广水市义工联合会双桥社区儿童服务站的活动现场,义工老师以别开生面的游戏,为孩子们提供全新形式的心理疏导服务课程。
近年来,该会始终坚持“党建+公益”的发展路径,积极建设“全方位”服务体系,创新构建“社区+义工+社工”服务机制,引进社会资源,探索“1+N”志愿服务新模式,为孩子们打造心灵安放的“宁静港湾·童心驿站”,推动志愿服务“心”篇章。
助孩子享受“心”的服务。2022年9月,广水义工联儿童服务站正式落户于应山街道双桥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社区将二楼部分空间改造为“宁静港湾·童心驿站”功能活动室,让孩子们的校外活动在双桥社区儿童服务站“安家”。
“倾听心声,诉说烦恼”。社区配置齐全的“电子阅览室”,焕然一新的“喧闹发泄室”,眼花缭乱的“心理制控室”,改造后的“宁静港湾·童心驿站”处处体现着志愿服务的温情与关爱。在这里,义工联链接社会资源,邀请本土的心理咨询师、中初级社会工作师和幼小教师,共同组建“宁静港湾·童心驿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为孩子们心理服务提供全方位支持,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疏导烦恼,减小压力,帮助孩子们寻求“隐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小小幸福感与获得感。
帮孩子解除“心”的困扰。市义工联努力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结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发心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自2019年9月起先后走访了留守儿童家庭、社区相关干部及部分社会爱心人士。
调研结果显示,在受访的家庭和受访的个人当中,都表示“存在各种心理烦恼”:50%的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30%的儿童明显表示学习成绩不好;36%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不是经常联系;60%以上的留守儿童遇事不能拿主见,思念父母;16%的留守儿童感到孤独,失望、羡慕别人。
“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存在着沟通难题,特别是隔代监护存在着,心理代沟深,难于沟通;父母因生活所迫,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孩子感到没有依靠,因为沟通不畅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市义工联相关负责人认为,社区建立儿童服务站可以通过心理帮扶服务,为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支援和外部支持,切实解决“心”的困扰,为孩子的成长营造美好环境。
为“心”服务注入新动力。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儿童发展”,营造儿童友好社区环境,持续为儿童提供有效的志愿服务。市义工联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或“一对多”等形式,广泛推广代理家长制,对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生活帮助、精神抚慰、安全教育、思想行为引导、心理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使他们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心灵有人抚,引导他们养成乐观、自信、大方、开朗、健全的人格,全力帮助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据统计,自社区儿童服务站建站以来,共开展志愿服务1500多场次,受益儿童近4万人次。其中,“宁静港湾·童心驿站”开展101场心理咨询,接听求助电话66次,还处理了多起危机个案,受到了家长的好评,2024年被湖北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湖北省民政厅授予“示范儿童之家”。
(通讯员程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