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树立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对于出家门、入校门、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同时,还应该“锻盾”“磨剑”“铸矛”,浴火淬炼,练就党和人民的铁军。
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武装思想,锻造忠诚信念之“盾”。信念坚定,行稳致远。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在抵御外敌时的制胜法宝,是社会主义五次艰难选择时的关键一招,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内驱动力。为推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脚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三门”干部应坚定自我理想信念,加强政策学习,夯实理论基础,筑牢思想防线,提高政治站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深学党的百年奋斗史,了解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过去;深悟习近平新思想核心内涵,立足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当下;深化社会主义根本目标,开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未来。坚定理想信念还体现在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和失败,不气馁、不抱怨,在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中寻找成功契机。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砥砺前行!
增长办事写文能力,积铢累寸,磨砺笃学善思之“剑”。增长本领,久久为功。“三门”干部要胜任领导的工作,除了掌握理论素养,加强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思想等理论学习,培养政治素养,武装头脑,还需有扎实的办事写文的能力: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具备高质高效完成的能力;对于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具备切实解决的能力;对于文章材料撰写具备言之有物的能力。能力的提升需要做“弯腰”的稻谷,眼睛向下看,做“负重”的蜗牛,脚步向前走。同时还需要拜人民群众为师,甘做“小学生”;为人民群众服务,甘当“孺子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争当“排头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学习本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增智提能的同时也应遵循事物规律,切忌急于求成,投机取巧,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笃学去沉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善思去探索。以打磨意志心性为基石,提升能力本领为抓手,驰而不息!
发扬创新担当精神,锐意进取,铸就克难攻坚之“矛”。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站在推进深化改革的关键时点,“三门”干部要抓住时机,以全新面貌去破除固化的机制藩篱,僵化的办事套路,老旧的思想束缚,陈旧的观念禁锢。避免落入“路径依赖”“经验主义”“等靠思想”的陷阱中。勇于开辟新路,善于创新方法,乐于主动作为,发扬“首创”精神,为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扬与“旧、腐、僵”斗争精神的同时,也应展现勇于担当的一面。走出舒适区,主动接“烫手山芋”,不做“温水里的青蛙”。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面对领导交办任务,不拖延、不推脱;对待群众诉求,不敷衍、不怠慢;对于自我提升,不躺平、不摆烂。主动请缨,挺膺担当,锐意进取,敢为人先。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志气,“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大气,奋楫笃行!(作者:程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