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广水市巧用“七心”提升医保服务体验

01-23 15:44  

“12项医保业务在村里就可以帮办代办,16项业务在镇里就可以办好”,元月23日,广水市医保局负责人在随州市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2024年,广水市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切实提升医保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巧用“七心”提升参保群众医保体验。

一是规范经办流程,让服务贴心。根据国家、省、随州下发的医保服务事项清单,经办服务规程等规范性文件要求,广水市医保局系统梳理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将医保经办的29项业务一项项制作成规范的业务流程,通过优化环节、流程再造,制定出符合广水实际和特色的流程清单,整理成医保服务事项指导手册,使经办更规范、服务更贴心。

二是整合办事窗口,让服务舒心。配合政数局实行“大综窗”改革,实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窗通办”改革目标,开展医保业务前台办理系统化培训,人员操作通过后持证上岗,并实行一月一考核一通报,后台除安排人员审批业务外,还安排能力较强的年青同志开展政策解答,确保医保政务服务群众满意、评比达标。

三是健全经办体系,让服务连心。根据省、市三级经办体系建设要求,在我市402个村(社区),设立医保服务代办点,由村(社区)指定一名村(社区)干部代办参保登记、缴费异地就医备案,代收住院、慢性病、门诊重症申报资料等医保业务,12个医保服务事项下放到村(社区),16个下放到镇(办),构筑“15分钟医保服务圈”,引导4家市直医院和17家镇办卫生院创建了21个医保便民服务点,打造了85个医保便民服务室,实现医保无盲区、服务零距离。为方便参保群众参保缴费,我市在市行政服务中心、镇办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银行网点设立了418个代收代办服务网点,确定551名专兼职经办服务人员,将医保服务延伸到居民身边。增设代征银行网点,在原有的26家农商银行代征网点的基础上将邮政银行纳入代征银行,银行征收网点扩展到48家。

四是推进一事联办,让服务顺心。将“高效办成一件事”理念融入医保工作全过程,28个医保服务事项及24个查询事项全部进入湖北政务服务网、鄂汇办APP,丰富“全程网办”“一事联办”事项服务范围,推行参保职工生育津贴“免申即享”,符合条件的参保女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生育医疗费直接结算后,系统后台自动拨付生育津贴,实现 “零见面”“零跑腿” 服务,手工(零星)报销、生育津贴拨付办理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实现办事效率质的飞跃,截至12月底,我市享受生育津贴共196人次,累计支付金额428万元。

五是探索医保赋能,让服务精心。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免费部署329台IOT刷脸设备,解决未带卡、卡消磁和“一老一小”激活电子凭证困难群体看病就医困扰,通过刷脸就医感受医保服务的便捷。推行网上缴费新模式,通过智能手机网上缴费人数超过了55万人,手机缴费率达到了90%以上,满足了现代年轻患者参保缴费需求。推进“一人一档”数据库建设,已建起2.7万人数据库,实现精准化参保扩面。利用智能监控模块实行智能审核,利用大数据分析业务数据,为维护参保群众利益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作用,使医保管理不断走向精细化、智能化轨道,为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是完善保障体系,让服务暖心。加强参保宣传,丰富参保渠道,紧盯重点人群,做好参保扩面工作,充分发挥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作用,动员全市群众积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确保参保缴费率95%以上,提升全民参保质量。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果,做实“三个确保”,落实差异化参保补贴政策,确保低收入人口应保尽保;落实基本医保普惠、大病保险倾斜、医疗救助托底保障政策,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各项医保待遇落实到位,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继续加强预警监测,确保不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现象。

七是提升结算质效,让服务用心。持续扩大异地就医定点医药机构覆盖范围,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市异地就医定点医药机构新增97家,累计245家,逐步实现了我市异地定点医药机构全覆盖。6月初我市实现“单独支付”药品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2月我市实现省内异地生育直接结算。2024年,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全国“医保好声音”第2期宣传大赛评奖结果,广水市以“身边的医保便民服务”赛道作为突破口,创作的短视频作品经市州、省和国家层层筛选,最终荣获全国大赛三等奖。

服务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服务参保群众的征程中,广水市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走好医保服务每一步,让人民群众切实从医保服务中享有更多获得感。(通讯员李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