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水市紧跟党的创新理论步伐,聚焦“谁来讲”“怎么讲”“讲什么”三个关键问题,整合人才队伍、拓宽宣讲阵地、丰富宣讲内容、创新方式方法,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小故事”反映“大时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该市先后开展“百姓名嘴”优秀基层理论宣讲员评比、“‘楚楚动人 唱响广水’理论宣讲大篷车”文艺宣讲、“理响广水”理论宣讲短视频创作等有益探索,依托村级文明实践站理论政策宣讲小分队、镇级百姓宣讲队、市级“两团多队”等宣讲队伍,逐步形成了文艺宣讲、典型宣讲、网络宣讲、百姓宣讲等“理响广水”宣讲格局。
截至目前,广水市有各类宣讲队伍500余支,累计开展宣讲5000余场,受众20余万人。
丰富宣讲主体 打造理论宣讲“生力军”
广水市以“两团多队”为基础,以“百姓名嘴”为骨干,以劳模典型、巾帼榜样、文艺人才为补充,广泛吸纳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乡贤能人、青年志愿者、“五老人员”等,构建了一支随时能讲、随处可讲的理论宣讲队伍。党员干部带头讲。以“一把手”讲专题党课为基础,发动驻村第一书记,党员中心户等群体,深入一线当好理论政策“宣传员”,把党的声音传递到百姓心坎上。致富能手专业讲。发挥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等乡贤能人作用,开展“能人培训”“能人带富”等活动,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武胜关镇返乡创业青年吴超通过讲述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带领全镇13个合并村,抱团发展、共同致富。先进典型示范讲。组建“学习榜样 接续奋斗”巡回宣讲团和“优秀教师事迹宣讲团”,在该市范围内巡回宣讲全国抗疫先进个人陈庆山、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韩晓清和全市优秀教师等先进典型事迹,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先进典型对标看齐、担当作为。村民群众互动讲。聚焦身边人讲身边事,村里人反映村里问题,以村民小组为单元,让村民参与“微自治”。余店镇金盘村发挥联户长和小组长作用,积极宣讲征地政策,打消拆迁农户疑虑和困惑,顺利推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丰富宣讲形式 推动理论宣讲“聚人气”
改变以往“我讲你听”的满堂灌宣讲,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理论宣讲要求的新形式。凸显文艺特色,将理论宣讲与文艺表演有机融合,发挥本土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先后创作三句半《礼赞党的二十大》、快板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四方》、小品《乡村振兴会》等30余个原创文艺节目,每年开展文艺宣讲100余场次,受众5万余人。用好网络载体,创新网络宣讲新形式,努力让网络流量成为理论传播的增量。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拍摄“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等理论宣讲短视频,累计播放量上万次。运用“实景教学”,将理论宣讲与政策解读、技能培训相结合,把宣讲场地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开展沉浸式、实景式宣讲。农业战线宣讲员李晓,在农耕现场向农民面对面讲授农作物病虫害知识,积极向农民传达惠农利农政策,将党的关心关怀送到群众心间,累计帮助万余户农民增收上千万元。
丰富宣讲内容 推动理论宣讲“接地气”
理论宣讲不仅要“上接天线”,更要“下接地气”,在面对不同宣讲对象时,分类制定宣讲“菜单”。面向党员干部讲理论,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各战线具体工作相结合,着力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面向普通群众讲榜样,深入讲述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黄远波、“荆楚楷模”尚贞猛等先进典型背后的故事,凝聚向上向善力量。面向农民讲政策,宣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惠民政策,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面向青年学生讲故事,以“红领巾讲解员”大赛为契机,全面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引领,通过讲述党的红色故事,在青年群体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
(通讯员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