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摸清我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广水市高度重视、高位推进,成立普查领导小组,组建普查队伍,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普查工作圆满成功。自2024年6月启动“四普”田野调查,截至本年度12月16日已全面完成普查工作,共调查文物点501处,其中复查479处,新发现22处,田野调查完成率100%。
一是广泛宣传,扩大知晓率。向社会发放《致全市人民的一封公开信》,营造“人人知晓普查、全员参与普查”的浓厚氛围。二是规划先行,高效高质推动。根据广水市地理特征,按照由远及近、由易到难,对全市17个镇办文物点进行区块化普查作业,避免重复无效工作。三是分工明确,压实工作责任。将普查队员分为外业组、内业组、后勤组,明确各组职责和技术规范,确保普查工作规范化、体系化,提高整体普查效率。四是设备专业,数据统计精准。运用文物普查测量设备、无人机等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和精确性,普查队员实地核实、实时汇总、研究分析,确保了数据精准。
在普查工作推进过程中,普查队员战酷暑、抗严寒,田间地头、遗迹遗址、深山老林留下了普查人深深浅浅的脚印。为不耽误普查进度,队员汪保明在炎炎烈日下依然坚持在野外采集信息,因高温及劳累导致中暑呕吐不止。队员张申银面对复杂的深山环境,冲锋在前,勇当开路先锋,即使脚底被树杈戳破,手被野蜂叮肿,仍坚持向前没有退缩。在山寨信息采集中,队员们在丛林荆棘中穿梭,沿着蜿蜒的寨墙,站在悬崖边,克服恐高心理,用专业素养、敬业精神确认一个个数据。夏天,汗水湿透了衣裳,冬天,寒风冰冷了身体,却没有阻挡普查队员向前的步伐和守护历史文化瑰宝的决心。饿了,来一桶方便面,渴了,掬一捧山泉水,用行动和数据见证着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坚守和执着,全面摸清广水市文物“家底”。
下一步,普查队员将继续做好不可移动文物的资料整理、图纸绘制、信息填报、数据复核及上传工作,依法认定、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通讯员:张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