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融入地方 行稳致远 广水农商银行持续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11-28 09:09  

今年以来,广水农商银行在省市行社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握指成拳、奋楫争先,各项工作呈现出稳中向好、进中提质良好发展态势。截至9月30日,广水农商行各项存款达1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0亿元,存贷比达到74.47%,本地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6.81%、41.14% ,贷款总量、占比均居全市9家银行机构之首。近五年已累计向地方财政缴纳税金近2亿元,先后被广水市委市政府授予“2022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突出单位”“2022-2023年度全市综合责任目标考核优秀等次”“2023年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

综合业务发展基色更浓。近年来,我行潜心精耕本地市场,贴心服务本地客户,经营规模节节攀升,综合实力大幅增强,成为广水经济发展的资金储备库和蓄水池,每年以占全市金融机构27%左右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占全市32%以上的中小微企业贷款和44%左右的涉农贷款,重点支持了“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截至9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较年初新增16.7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14.08亿元,存贷款规模、净增额、市场占有率、上缴各项税金均居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真正成为落实国家支农惠民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的重要金融抓手,成为服务“三农”、普惠县域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银行。

服务实体经济本色更足。我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广水市“五大片区”融合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法人决策链条短、存贷规模实力强、支持“三农”网点多、本土银行地缘亲等优势,主动对接市委市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持续加大信贷供给,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做大做强。截至9月末,累计向辖内100余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7亿元,全力支持打造镇域经济“小老虎”;向天桥机械、大洋塑胶、懋恒装配等50余家县域支柱企业发放贷款3.5亿元,全力支持县域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多次召开银企座谈会、通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等方式,累计向辖内园区企业、纳税诚信企业等市场主体授信20亿元,实现经济与金融“两轮同轴、发展同步”。

助力乡村振兴成色更深。我行主动对标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积极对接各级党委政府,整合信贷资源,优先支持乡村经营实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农村返乡创业人士、乡村“互联网+”工程、特色小镇等市场主体,全力保障乡村振兴信贷供给。全面推广“村银共建”+“金融村官”金融服务模式,向全市350个村(社区)派驻70名金融村官、2个驻村工作队下沉服务,真正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对接辖内137家乡村合作公司,不断加大对粮食加工、吉阳大蒜、猕猴桃、胭脂红桃等地方特色产业金融服务力度,助力飞跃村、观音村、桃源村、梅庙村、油榨桥村等美丽乡村建设。截至9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104.26亿元,并对全市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工程,累计向6.03万户农户授信24.58亿元,为农村产业升级、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优化营商环境亮色更亮。我行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以“六访六增 四下基层”活动为抓手,组织全行124名客户经理全面走访对接辖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面对面”倾听客户需求,“手把手”帮助客户出谋划策。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先后推出“白领e贷”“税e贷”“青创贷”等30余款微贷产品,全力满足不同行业客户融资需求;积极推行“301”服务模式、“人码合一”服务平台、楚天贷款码、税e贷直通平台等工具运用力度,确保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腿。截至9月末,全行走访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重点企业、个体工商户、村组和社区、流失客户等6类主体共计3.93万户户,并通过“301”服务模式累计向全市6万余户市民授信24.58亿元,不断增强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融资便利度。

践行普惠金融底色更美。我行积极落实普惠金融政策,主动减免账户管理费、银行卡年费等40个收费项目,全面承担贷款办理过程中的资产评估和抵押登记费用,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积极推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绿色通道”等服务机制, 提高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对外窗口形象和客户满意度;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组织开展金融知识万里行、反非法集资、反电诈等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改善社会信用环境。星光不问赶路人,韶华不负追梦者。广水农商银行将继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攻城拔寨”的拼劲、“敢为人先”的闯劲,投身广水经济发展浪潮中,积极为广水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