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记者在现场·乡村合作公司】驼子村:以土地为谱 奏响乡村“致富曲”

10-21 19:3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

年轻记者是党的新闻事业“接班人”“生力军”。推动年轻记者到基层去、到现场去,扎根人民、融入人民,记录伟大时代,唱响奋进凯歌,是锤炼年轻记者“四力”、推动党的新闻事业高质量发展重要途径。

2024年10月起,广水市融媒体中心全平台开设“年轻记者在现场”专栏,聚焦年轻记者走到基层一线、走近群众身边,以青春之我书写魅力广水的拼搏精彩,以真情之我讴歌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以奋斗之我投身党的新闻事业。敬请关注。

    “我把田都给乡村合作公司种了,等着年底分红!现在不用种田、不用下地,还可以分红,每年能分5000多元,不仅人轻松了,身体也养好了。”第一批入股驼子村乡村合作公司的村民周明付,谈起乡村合作公司,眼底止不住笑意。他和老伴儿拉着记者,讲着现在生活的变化。

走进广水街道办事处驼子村,映入眼帘的是繁忙而有序的麦田收割画面,与往昔形成鲜明对比。

曾经的驼子村村集体收入几乎空白,而村民们想要拥有较高的收入,只能外出寻求机会。然而,2021年8月以后,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发生,驼子村脱胎换骨,成立了乡村合作公司。现在这里的秋天,不再是寂寥,而是画卷般铺展的丰收景象。这一切,都离不开驼子村乡村合作公司的特色产业。

驼子村乡村合作公司有八大特色产业,尤其以农机社会化服务独树一帜。驼子村党支部书记黄艳峰介绍,驼子村乡村合作公司的育秧工厂今年服务范围覆盖超5,000亩耕地,其中抛荒田便达到1,000亩,辐射太平、李店、杨寨、武胜关等多个周边乡镇,年产值突破百万,实现了与10多个村企的紧密合作,成为地区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驼子村的发展,让当地村民有了更多、更优质的就业机会。仅农机社会化服务一项,就吸引了20余位当地居民加入,共发放薪酬总额逾20万元,真正践行了“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不仅如此,驼子村还与邻近的杨寨镇月日塘村、长岭徐寨村联手,构筑起一条从育秧到耕作、仓储再到加工的完整服务体系,一举解决了农户面临的种植难题,助力粮食销售畅通无阻。

“村里的干部按科学种田,机械化配套生产,产量比我们自己种的要高很多,还给我们提供低价优质的种子。每亩田至少高100斤产量,每亩田能多挣一两百元。现在我一年毛利润能挣10万元,纯利润也有4万元了。”驼子村种植大户李承杰带着记者参观刚刚播种后的田,眼里充满了对来年丰收的期盼。

驼子村的变迁,离不开一位“明星书记”——黄艳峰。在他的带领下,除了育秧工厂,温室大棚、连栋大棚、莲藕基地、王鸽养殖、劳务输出等多元业态相继涌现,预计今年总产值将达到千万元级别。黄艳峰深知,振兴乡村不仅仅是经济的飞跃,更是民生福祉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他也倾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村容村貌,为孩子们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环境,让驼子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驼子村的故事,是广水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生动实践的缩影。未来,驼子村将继续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让更多村民共享改革成果,共谱乡村振兴“致富曲”。

融媒体记者:邵   婷    李姝璇    曾瑞鸿

责编:刘薇

审核:刘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