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与湖北省科协共同主办,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随州市科协、随州市教育局、广水市科协、广水市教育局承办的“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汇”活动来到广水,三位专家教授用精彩的科普报告,为广水的青少年学生呈现了一场生动的科普大餐。
活动邀请“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汇”成员团黄辰、杜巍、曹根阳三位资深专家,来到广水市永阳学校、广水市实验中学和广水市应办中心中学分别就无处不在的AI——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把文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植物分类学家的科学轨迹、旗开月表五星闪耀等内容为1000余名同学做了精彩的报告。
3
黄辰教授以“什么是人工智能”为切入点,让同学们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核心原理建立认知的同时,还能够对新一代的AI大模型chatGPT有深刻理解。结合人工智能的应用实例,如“让盲人‘看’到文字”、“数字虚拟主播”等,带着同学们一起思考“人工智能现在发展到哪个阶段了?”“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工智能的应用?”“机器人拥有自我意识吗?”,使同学们理解人工智能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体会到人工智能就在大家身边。
杜巍教授讲述了老一辈植物科学家是如何利用我国植物资源造福国家和人民。并以《把文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植物分类学家的科学轨迹》,将以吴征镒、王文采、洪德元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讲述他们的研究之路,让同学们知道科学的来之不易和科学家们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曹根阳教授以月球探索是中国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决策探月工程就是为了圆这个梦想为题。从太空的起源讲起,通过案例讲解太空的环境条件。再聚焦到月球的环境,资源,现象等方面,为剖析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月面织物版国旗技术难度做科普知识讲解。在探索月球版块,从人类探索历程,衍生科技产品,中国探月发展历程聚焦到嫦娥五号和六号的两款织物版国旗的技术科普,阐述五星闪耀背后的科普知识,并弘扬了航天科学家精神。
专家们利用自己长期在科研一线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知识,以浅显通俗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形象的为青少年们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本次科普报告以全国科普日宣传月为契机,面向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通讯员: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