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是不少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面临的困境。为破解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难题,广水市不断完善养老服务,通过建设市级失能老人集中照护中心、推进机构医养结合、创新发展家庭养老床位等多种方式,破解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难题。
强化机构建设,提升失能集中照护服务水平。当真正面临失能失智困境时,专业且相对集中的照护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命质量。广水市现有两家公办福利院可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分别为广水市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中心(广水市社会福利院)和广水市阳光福利院。广水市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中心(广水市社会福利院)作为市民政局直属公办养老机构,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印台山生态公园,环境优美宜居,中心设施设备一应俱全,适老化设施配备到位,并组建了24人专业服务团队,配备护理型床位200张,负责全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工作。截至目前,中心已收住124人,其中失能特困老人83人、经济困难失能老人8人、社会失能老人33人。广水市阳光福利院为目前随州市唯一一家四级养老机构,主要面向社会老人开放,同时也收住部分特困和经济困难失能老人。目前共入住98人,其中失能特困老人5人、经济困难失能老人1人、社会失能老人32人。
探索医养结合,提供失能失智专业照护服务。相较于其他老人,失能失智老人对基础医疗和护理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医养结合模式被认为是解决失能失智老人长期照护、治疗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更好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我市分别从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两个层面着手。一是推进“养有医”模式。我市所有养老机构已与属地所在的基层卫生院签订医养结合服务协议,为养老机构的老人提供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上门巡诊等医疗服务。二是推进“医有养”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依托现有医疗资源和专业人才,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专业医养结合服务。广水市精神康复医院作为我市特困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托养点,集中供养特困重症精神障碍患者,解决他们的吃、穿、住、医、葬等方面生活保障和服务工作,目前已收养70名老年人,实现医养衔接;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已将61张病床转型为养老床位,建成医养中心,收住老人60人。
改善居家环境,满足失能老人居家养老需求。在当前“9073”养老模式下,约90%的老年人采用居家养老模式。增加家庭照护服务供给,对提高这部分人群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以来,我市共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952户,通过物理环境改造、设施设备配备、防滑防摔处理等方式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有效提升老年人自理能力;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70张,通过安装适老化、智能化设施设备,链接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浴、助行、助急等“六助”居家上门服务,社会效果良好,得到《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和湖北电视台等媒体关注。
下一步,我市将不断完善失能老年人照护体系,在兜牢保障底线的基础上,着力减轻失能老年人家庭负担,全面提升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水平,增进老年人群健康福祉。(通讯员:陈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