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贤共建促振兴

07-26 16:26  

近年来,广水市坚持“党建+乡贤”双轮驱动,深入实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值此机遇,李店镇通过激活乡贤资源,凝聚乡贤智慧,汇集乡贤力量,努力做好乡贤引、育、用文章,让乡贤成为推动李店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新动力。

一、强引领、建机制,构建聚才“强磁场”

一是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构建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统战委员任副组长的乡贤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的格局,汇聚推进乡贤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成功举办“情系桑梓·惠及教育”招商联谊活动,以“教育搭台”撬动“企业唱戏”,活动组织100余名乡贤助力捐资60余万元,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二是建立乡贤联系机制。李店镇于2017年成立广水市首个乡镇级教育扶贫基金会,推选出会长、招商大使,搭建起党委政府与乡贤人才的交流平台,时刻保持“乡愁畅通”。建立班子成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定点联系人才机制,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加强和重点人才的“情感沟通”,不断推动贤心汇聚。同时我镇积极组织召开教育基金会年会,累计捐款资金达300余万元。三是建立乡贤人才库。开展了以各村(社区)为单位全面排查收集区域内乡贤名单工作,按照“品德高尚、影响明显、群众认可”的原则,采取“自荐+他荐”的形式,全面摸排各领域有较高知名度、行业权威性的乡贤,组建李店乡贤人才库。注重把能工巧匠、技术专家、“五老人员”、企业、党政、高校院所等类型人才吸纳进人才库。截至目前,李店乡贤人才库现有各类人才72人,数据实时更新、动态调整。

二、搭平台、优服务,优化留才“生态圈”

一是做好基础设施保障。持续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S211的改、扩、建工程,积极推动麻安高速李店互通尽快开工建设,为乡贤人才返乡提供便利。我们积极推送家乡优质资源、产业项目动态,并给予政策、资金倾斜,以鼓励乡贤人才积极返乡创业就业。二是强化治理联动。在乡贤中积极推广“云上广水”APP,通过“广水发布”“广水党建”微信公众号,不仅能云游广水,让在外乡贤也能够“零距离”感受到家乡的变化,还能通过政务服务反映,让乡贤反映的问题能尽快解决,做到“一站式”处理。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我镇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党委政府的首要工作,将学习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文件、政策精神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确保政策理解透彻,政策执行明白。主要领导“挂帅出征”,工作专班及时跟进,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社会经济发展之“稳”,谋全面发展之“进”。2023年,镇党委书记、镇长先后8次率工作专班外出,赴广东、福建、安徽、河南、武汉等地推介宣传李店,共招商引资6.8亿元;2024年1-4月份已完成宣传资金3.7亿元,到位资金2.85亿元。

三、出实招、增动能,点燃发展“新引擎”

一是助力群众就业。充分发挥乡贤人才的资金、人缘、地缘优势,采取“企业用工需求+群众就业需要”的“双需对接”模式,打通本地群众就业“壁垒”。以李店返乡创业园茂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纯、湖北凯立恒微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威,湖北稳海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稳海等乡贤人才为代表,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带领助力家乡群众实现稳定就业。二是助力返乡创业。积极探索“乡贤+产业发展”新模式,用好乡贤“资金反哺”,2018年,招引乡贤黄雄进入雷楼村“两委”,2021年成立广水市鸿满运营管理有限公司,2023年2月份,李店镇成立了乡村合作公司联盟,实行“1+10”模式,1即是一个主体“广水市鸿满运营公司”10即是镇内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10家乡村合作公司,用共同缔造理念,以强带弱,共同发展,大力发展水蛭养殖,李店镇荣获“2023年乡村振兴示范镇”,雷楼村荣获“2023年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与此同时,黄雄积极带动帮助雷楼村村民发展“蛭富路”,助农增收、带动发展,给在外乡贤能人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三是助力宣传推介。李店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乡贤人才共谋家乡各项事业,同时围绕“三李线”“安广线”“杨平线”,努力打造张杨蔬菜种植、雷楼水蛭养殖、黄金林果采摘、迎春苗木种植、飞跃梦里水寨、社区养老中心、河西青年鸡养殖基地等特色产业示范带,产生产业带动效应。积极向外推广李店镇的好经验、好做法,吸引乡贤能人回乡创业,为我镇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下一步,李店镇将继续大力推进乡贤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整合乡贤资源,积极发挥乡贤引领示范作用。以党建为引领,每年在辖区内评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乡贤,并将获选的乡贤事迹予以大力宣传,营造“学习乡贤”的良好氛围,激发乡贤为家乡奉献的情怀,实现乡贤与乡村双赢的愿景。(通讯员:王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