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防汛知识请查收!

07-21 14:44  
一、什么是汛期?

图片

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显集中出现,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的时期。由于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和涨水季节不同,汛期的长短和时序也不相同。

图片


二、汛期有哪些类型?

图片

春汛期: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冻冰盖融化为主产生的涨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进入雨季产生的涨水期。


伏汛期: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


秋汛期:秋季暴雨(或强连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


凌汛期: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涨水期。


进入汛期意味着

①进入了强降水集中期,降雨将强度更大、历时更长,突发洪涝灾害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②天气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极端天气事件将明显增多,更加难以精确地作出预测预报;


③社会关注度将越来越高,突发洪涝干旱事件及其处置极易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50毫米之间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图片


暴雨预警信号的等级分为四个等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中英文图标标识。


中国气象局统计显示今年4月,强对流、冰雹、雷雨大风、暴雨、大雾、雷电、高温等预警信息均为历年(2017—2023)同期发布量最高值。预计5月份,我国江南到华南北部地区的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出现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夏季(6月—8月),副热带高压偏强,华北、内蒙古东部、东北、华东、华中、西南地区北部、西藏西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降水偏多,可能发生极端强降水过程,并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图片


汛期来临,暴雨洪涝灾害事件,

随时可能会发生

灾害无情,提升防灾避险能力,

为安全保驾护航

汛期降雨量大

如遇暴雨、大风、洪水、泥石流等灾害

该如何正确应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 | 应急管理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