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扎锦绣,靛蓝染春秋。搓皱、折叠、翻卷、挤揪……以洁白的布匹为载体,用植物染料浸染,一番操作后就变成扎染手工艺品,图案各异,姿态万千。7月9日,广水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市义工联在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应山街道双桥社区儿童服务站“希望家园”里开展“趣味扎染·‘布’期而遇”手帕扎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布里生花,体验非遗魅力!
“扎染之美,美在随心所欲,美在独一无二,在我们拆开皮筋前,你永远不知道布上呈现出的是什么色彩与图案,这就是我们扎染的魅力所在。”大学生志愿者通过ppt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国的非遗传统文化——扎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大家了解古法扎染的制作工艺,播放扎染的10种折法,既让孩子们有了参考做法,也鼓励小朋友们独立自主创作,制作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扎染方巾。
探索非遗——千变万化的扎染。义工们为孩子们准备了染料桶,方巾和橡皮筋等,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设计,通过手工捆扎、折叠、夹压等方式,在布料上形成图案,再进行染色,染色完成后,大家小心翼翼地解开捆扎的工具,一幅幅丰富多彩、自然灵动的扎染花纹作品出现在眼前。经过时间的“魔法”,纯白色的手帕变成了一面面独特的靛蓝色手帕。
据了解,扎染,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印染技术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扎染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等多种形式组合和进行染色,从而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
“今天的扎染活动让我学习到了扎染的基本技巧,感受到了一次文化体验,我将认真学习民族文化知识,把非遗文化学习好,传承好。”欧阳瑾希小朋友说,扎染活动沉浸体验中国传统工艺,领悟到文化的魅力,将创造力充分的体现出来,不断发展自我,发现美,制作美,丰富暑期生活。
(通讯员:程开军 代宇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