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加强河道综合治理 绘就绿色生态画卷 --广水市杨寨镇幸福河湖建设典型案例

06-14 14:3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广水市位于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和交汇带,是鄂北生态屏障。近年来,广水市杨寨镇党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省市相关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和民心工程有机融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构建鄂北生态屏障,加强流域综合治理,不断提升镇区园林化水平,积极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015年底,杨寨镇启动生态文明民心工程核心项目建设——杨寨河生态治理幸福公园项目,该项目位于镇区核心位置,项目总投资7800万元,分二期建设完成。一期工程投资5000万元,其中征地款2000万元、工程投资3000万元,建设期为2016-2017年,在原有干渠和方店社区冷静田的基础上扩建修坝形成占地总面积约2000亩的公园。公园内有4000平方米综合性运动广场1个,休闲活动广场3个,河道整治1.5公里,总建设面积突破6.6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7.7万平方米。贯彻“海绵城市”理念,倾心打造集休闲、娱乐和健身于一体的公共活动场所,仅两岸道路建设就长达3.3公里,栈桥两处,人行景观桥一处,修建步行道2公里。

二期工程投资2800万元,建设期为2018-2019年。项目配套建设300亩生态公园,1.24平方公里的绿化及景观设施。景观亭两个,栽种樟树、桂花、银杏等高规格树木2000多株,修建步行道300米,同时安装了河道护栏。

在幸福公园建设工程上,我们贯彻执行了“两个坚持”。一是坚持作为涵育生态的基础工程。作为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四化同步镇,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同步推进,还地以绿,还绿于民。幸福公园的投入使用补齐了城镇建设生态短板,提升了城镇品位。

二是坚持作为利民惠民的德政工程。幸福公园从以前的乱山岗变为四季常青、风景优美的街心公园,从以前的臭水沟变为净化环境的景观河,群众自费5000元购买鱼苗形成水质净化生物链。生活污水全部接入管网,汇入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全部转运至镇级垃圾中转站,新建三座镇级公厕解决了多年集市无公厕的尴尬局面。

每天晚上游人如织,2000多名群众散步健身、游玩休闲,到处呈现出一片幸福祥和、欣欣向荣的局面。

下一步,杨寨镇将以打造微型湿地公园为着力点,综合优化湿地生态系统,切实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大幅度提高周边群众的居住环境和幸福指数,同时为全镇带来更多更广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生态广水”的建设添彩增色。(通讯员周翠玲、孙菊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