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广水市马坪镇车站村农业大棚内,一个个小果子羞涩躲藏在底部枝叶中,卵圆形,色泽青亮,个头饱满。据了解,还有一个来月,这批番茄将陆续成熟,进入采摘期。
创办公司,共谋发展新路径
车站村是广水市乡村合作公司发展中的一个生动实践。2023年,车站村成立乡村合作公司-广水市富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经股东代表大会一致投票,决定发展大棚种植。公司向广水乡村合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申请项目资金70万元,先后流转15亩土地,新建2座大棚,发展大棚瓜果种植。
“发展大棚种植,村民可以得到三份收益,土地流转得租金,大棚务工得报酬,公司运营得红利,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有效防止了脱贫户返贫。”村支部书记刘向军介绍道。
能人返乡,解决技术大难题
大棚建起来了,种什么?谁来种?怎么种?却成为摆在眼前最大的问题。恰逢广水市举办“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大家想到了村里的种植能手陈西安。他曾到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学习了两年种植技术,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土专家”。经过大家商议,一致决定聘请陈西安担任技术总监,采取番茄-香瓜-番茄的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技术,生长周期短,见效快。
“我们种植的“釜山88”品种的番茄果形好看,皮薄肉嫩一口咬开犹如脆珠珠一样“炸”出红艳艳的果汁,比圣女果口感要细腻。”陈西安说道。
产销对接,唱响富民主旋律
广水市富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多次对接市内大型商超,与轻工超市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番茄从大棚直通到超市货架。
“每亩番茄产量15000斤,香瓜产量7000斤,预计年收入30万元,净利润可达15万元,盈利后我们将拿出部分用于村民分红。”村支部书记刘向军说。
下一步,马坪镇车站村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建设成为集种植、采摘、观光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与该镇洪桥村联动发展,依托徐家河旅游资源盘活大棚经济,构建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通讯员:黄琴雯、李小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