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当场就办结了,我可以去办理银行贷款,解决了我的大难题”,湖北鑫辰源花卉有限责任公司向广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近年来,为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广水市市场监管局以信用提升行动为抓手,创新信用修复举措,优化信用修复流程,及时帮助企业减轻因失信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地制宜,打造信用修复“新样本”。严格落实“能修尽修”。做好经营异常名录列入和移出工作,加大力度开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失信企业,实现“应修尽修”“应修必修”。推行“两书同送”。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同时,提示企业行政处罚决定尽可能通过“信用中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各级政府部门信用网站向社会公示,告知企业信用修复渠道、流程,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信用修复成本。
主动作为,提供快速修复“金钥匙”。 “减材料”。减少企业信用修复提交材料,对于本单位自己可以获取的原来要求企业提供的材料,如《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企业补报年报材料、处罚决定书复印件、罚没单复印件等一律减掉。“减流程”。减少办理企业信用修复流程,改过去多人签字审核,多层次审核为一人受理一天办结,过后内部完善手续。“减期限”。减不良记录在公示系统的最短公示期,争取上级支持,把原来最低应公示一年的期限改为半年;原列入严重失信名单满五年期限,改为一年。主动作为,实行“无申请”修复,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履行补报年报等相关义务后,不再进行申请,直接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实行“走进门”修复,对在系统查找到的异常名录企业,采取上门服务、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告知企业,及时进行信用修复,对于不了解操作流程的企业,积极主动协助修复。
多方引导,做好企业失信“吹哨人”。在市场主体年报中主动引导。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海报、电子屏幕、短信电话、上门宣传等方式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按照时间节点进行网上年报,合法开展诚信经营。对即将逾期未年报的企业、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的企业,在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前,通过电话联系或发送短信等方式提醒企业负责人及时履行信用信息公示义务。在执法监管中主动引导。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针对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一方面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时规避法律及政策风险;同时教育企业树立正确经营理念,勤充电、补短板,做到遵规守法、诚信经营。(通讯员 李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