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太快的人,血脂、血糖、消化都会被连累

12-13 17:20  

吃完一顿饭,你需要花费几分钟?

饭点本该是放松的愉悦时刻,但有的人吃饭像“打仗”,不到10分钟就解决,不仅容易呛噎,还会连累消化系统,引发一连串健康问题。

近九成人10分钟解决一顿饭

吃得太快“吞掉”健康

食物进入胃后,胃底和胃体会稍稍扩张,随着吃下的食物逐渐增多,胃内压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将“吃饱了”的信号反馈给大脑。

从人看到、闻到食物起,负责调节饱腹感、抑制食欲的瘦素就开始分泌,但需要20~30分钟才能发挥作用。

如果吃饭过快,会在“饱”反馈还未形成之前就吃下过量的食物,瘦素也来不及告诉大脑“该停止了”,摄入的食物量就会超过人体实际需求。

医生推荐花多久吃一顿饭?

吃太快不好,但吃得太慢也非好事。

!

无法充分消化脂肪

如果吃的是油脂较多的食物,需要肝脏分泌胆汁来消化。

而吃得太慢,胆汁会分期分批地进入肠内,胆汁量比较有限,可能无法充分消化脂肪,易造成脂肪堆积,增加肥胖风险。

!

错过消化高峰

消化酶有分泌高峰,一般维持在十几分钟内,此时是消化食物的最佳时间,有利于营养吸收。

吃饭时间太长,很可能会食欲大减,越吃越不想吃,长期如此容易营养不良甚至厌食。

吃一顿正餐的时间应该是多久?

进餐时间和个人饮食习惯、健康状况有关,但一般不应少于15分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人群应花费15~20分钟吃早餐,午餐和晚餐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左右。

如果不好控制时间,可以记住一点:每口饭嚼20下。

每口食物咀嚼20~22次为宜,老人最好咀嚼25次以上,更易消化。

细嚼慢咽能给胃部充分的反应时间。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食物中的糖分,同时起到润滑作用,保证食物在咽下的过程中顺畅通过食道。

3招调整你的进食速度

习惯性吃饭太快的人,如何调整自己的进食速度?

每口多嚼几下

可以多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放松心情,每吃一口饭菜要有意识地多嚼几下,比如前文提到的每口嚼20下以上。

和朋友一起吃

每次吃饭计时,或和朋友一起吃,并请他们监督,帮自己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吃得稍微粗一点

尽量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荞麦、燕麦、红薯、黑米等粗粮,芹菜、油菜、空心菜、胡萝卜等蔬菜,有助降低咀嚼速度。

对于偶尔吃饭太快,导致胃疼、胃胀、不消化的患者,专家建议:

可以适当使用促进胃肠动力、保护胃黏膜的药,并补充消化酶;

饭后1小时左右可以到户外散步或做些舒缓的运动,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消化吸收;

接下来的几天,要注意适当减少食量,多吃清淡食物,有助消化功能的恢复。

如果胃部经常出现饱胀、疼痛,应先到医院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有需要的可进一步行胃镜检查,看胃部是否存在炎症、溃疡等病变,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用药。



来源:广水疾控健康教育

相关阅读